第11届奥运会圣火-第十一届奥运会主办国
历史上有哪次奥运圣火在传递过程中被熄灭了
伦敦奥运火炬英国境内传递21号进入第三天。就在这一天,火炬在传递过程中首次熄灭,这是英国火炬传递不到200公里第二度出现状况,是技术没保障好还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呢?
奥运火炬英国传递开始前曾有媒体报道说,火炬在传递的过程中一般不太可能熄灭,因为德国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模拟了时速80公里的强风、高温、暴雨、大雪甚至冰雹等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火炬在所有情况下都没有熄灭。不过,在实验室里非常顽强的火炬21号却没有经受住英国西南部坏天气的考验。
扩展资料
火炬造型——浓缩人文精髓
独特的火炬造型往往能够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成为永恒的回忆。每届奥运会组委会都会希望奥运火炬能成为一次盛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
现代奥运会首支火炬———柏林奥运会的火炬,设计比较简单,只是在一根铁棒顶端固定了一个环形燃烧装置,火焰从中喷出。直到1960年,现代奥运火炬的样式才渐趋成熟。当年美国斯阔谷冬季奥运会(Squawvalleygames)的火炬设计者,迪斯尼公司艺术家约翰·汉克确立了设计原则:火炬应该是奥运会东道国形象和该届奥运会主题的完美体现。这一原则也为以后各届奥运会所遵循,从此奥运火炬也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2000年悉尼奥运火炬的造型灵感来自澳大利亚土著用的飞镖。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更是充分展现了希腊悠久历史和文化。火炬外形为象征和平的橄榄树叶子。
为了得到最完美的外观形象,通常奥运火炬的设计在奥运会开幕前的两到三年就会启动。主办国一般采取竞标方式,各个设计小组会向奥组委提交自己的创意,胜出者的方案将被采纳。
即将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道大课题就是,如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浓缩中国5000年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展现出中国在新时代的变化与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
奥运会圣火是由何而来?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奥林匹克”火炬的火焰被称为“圣火”,它起源于古希腊神话。在神话和传说中,有一位勇敢的火收藏家——普罗米修斯。有一次,因为人类捉弄了专横的神宙斯,宙斯生气了,拒绝向人类开火。为了生火,普罗米修斯不顾人身安全,将茴香枝伸向天空,从太阳的火焰中引火。因此,宙斯把他挂在高加索山脉的悬崖上,让秃鹫啄食他的肝脏。此外,普罗米修斯还遭受烈日暴晒和风雨侵袭。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制作了一支火炬传递和传播火焰,并将其视为光、勇气和力量的象征。早在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就有类似点燃“圣火”的仪式。从1896年奥运会开幕式到1896年奥运会开幕式,所有运动员都希望进入奥运会的圣火长盛不衰。
1912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男爵提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点燃圣火——圣火,以传播和传承奥林匹克和平精神。这一提议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正式实施。奥运圣火的取火仪式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举行。在古希腊女神赫拉的神庙旁,妇女们装扮成女神,用凹面镜子收集阳光点燃圣火,然后将火炬传递到奥运会现场。
如果途中有高山、河流和海洋,将采用飞机或船舶运输。圣火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抵达主办城市。开幕式上,主办国的一位著名男女运动员拿着最后一根棍子,进入场馆后绕着场地慢跑,然后跑到体育场的火炬塔点燃一支巨大的火炬。燃烧的火炬日夜不停地燃烧了16天。它照亮了奥运会。我祝愿奥林匹克精神万古长青,祝愿世界人民永远和平幸福。
历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是什么?
点火仪式
公元前776年 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了点燃圣火的仪式。 奥运圣火从它一诞生,就标志着团结、理性、和平。
1896年(第一届)雅典
现代奥运会复兴之时,并没有延续古代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
1900年(第二届)—1932年(第十届)历届奥运会没有固定的点火仪式
而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首次出现奥运圣火点燃仪式,主会场开始设置主火炬台。这一想法,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的顾拜旦提出的。之后,这一仪式流传至今。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
首次正式采用了火炬接力的形式。但当时的火炬燃料落后,火炬台也仅有二米左右,而点火的仪式也很简单。该年,奥运圣火开始传递。
1940年—1944年,奥运会因二次大战停止举行
1948年(第十四届)伦敦
圣火在温布利体育场上点燃。
1952年(第十五届)赫尔辛基
伴随著3000只象征和平的白鸽飞上天空,圣火也在火炬台熊熊燃起。
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
火炬传递线路最长、规模最大,在5千多公里的道路两旁,每一位参与者都分享了奥林匹克精神带来的欢乐。
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
圣火由船只运输经地中海登陆了亚平宁半岛。此时燃料的改进已经让火焰变得一触即发。
1964年(第十八届)东京
奥运会上点燃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
1968年(第十九届)墨西哥
墨西哥20岁的女田径选手诺玛·恩里克塔·巴西利奥·德索克罗成为了奥运会史上第一个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女性。
1972年(第二十届)慕尼黑
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开幕前辞职,他用德语发表了他在奥运会上的最后一次讲话。
1976年(第二十一届)蒙特利尔
别出心裁地由两人共同点燃。
1980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
圣火台已经变得高大、先进,从此点火仪式也呈现了一种当时看来比较特别的方式。
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
圣火的点燃仪式似乎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新颖而独特。美国运动员约翰逊点燃了五环标志的火炬,圣火也在体育场上空熊熊燃起。
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
三人来到了距离地面50米高的圣火台旁,共同将圣火点燃。三人点火,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首次。
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拉
担任这次点火任务的是37岁的残疾运动员里贝罗。身著古希腊传统服装的里贝罗准确的将箭射向了21米高的火炬台。
1996年(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
点火仪式由拳王阿里点燃了身边的点火器,百年圣火就在这一刻被点燃。
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
点燃圣火的是澳大利亚土著人弗里曼,水中生火。设计了新颖的点火台,她站在水中央将圣火点燃。熊熊燃烧的火焰由水中徐徐上升。在闭幕式上,组委会采用了一位华人小女孩的建议:将美国与前苏联、前东德与西德运动员排在一起。
2004年(第二十八届)雅典
希腊帆板选手尼古拉斯-卡拉马纳基斯点燃圣火。火炬置于可转动的机械吊筒顶端,只几米高。
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
点燃圣火方法待定。
点火仪式沿革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第一次点燃火炬
由于刚刚经历了世界大战,因此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不同寻常。第一次升起了奥林匹克会旗;第一次放飞和平鸽;第一次点燃了象征胜利和光明的火焰;首次举行了运动员宣誓仪式。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去奥林匹亚采集火种
本届奥运会去奥林匹亚采集火种,并且首次采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送。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不过,直到1934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开始在开幕式上举行这项仪式。
1936年慕尼黑奥运会:
点燃圣火成为传统
本届奥运会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了奥林匹克圣火。而且火种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本届奥运会进行了为期14天的火炬传递活动,从此以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正式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最称奇的点火:1984洛杉矶
亮点:太空人
其实在今天看来,洛杉矶奥运会的点火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要知道那是在20多年前。而在此之前的奥运会点火仪式都中规中矩。
从这届开始,奥运会的组织者们开始了绞尽脑汁设计点火仪式的过程。怎样点火也变成了每届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之前的“最高机密”。
所以,1984年人们看到一个打扮成太空人模样的“飞人”,飞过体育场,然后点燃五环形状的引火装置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最团结的点火:1988汉城
亮点:3人同点
汉城奥运会点火仪式的焦点,集中在曾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夺得马拉松冠军、已经76岁高龄的国家英雄孙基祯身上。在1936年参赛奥运时,因为当时韩国正被日本占领,孙基祯被迫代表日本参赛,当他站在领奖台上看到升起的太阳旗时,痛楚地低下了头。
孙基祯在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的出场,意味着韩国的强大和斗争精神。就在人们认为孙基祯是点燃火炬的最佳人选时,组织者给了人们一个意外:孙基祯老人手持火炬跑进主会场,第10届亚运会三枚金牌得主林春爱接过火炬绕场一周,然后将火炬交给一位马拉松运动员、一位教师、一位舞蹈演员,最终由3人一起点燃圣火。
这种方式体现出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情,在点火仪式的人数上也创了一项新纪录。
最大胆的点火:1992巴塞罗那
亮点:70米射箭
这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永远的经典,这是难以被复制和被超越的经典。残疾人运动员里贝罗在巴塞罗那的夜空中射向70米远、21米高圣火台的那支箭,至今仍在电视上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放着。10万名现场观众和2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了这次惊险的点火仪式。
据说,里贝罗为做到万无一失,在开幕式之前足足练了不下2000次。但后来也曾有过传闻,称组织者在他射出那一箭之后,其实是用早已准备好的自动装置将主火炬台引燃。
虽然至今还有人质疑里贝罗射出的那一箭到底有没有射到圣火盆内,但不管真相怎样,这次冒险的点火是成功的,这次圣火点燃方式是最惊险的。没有借助任何现代手段,反而更加展现了人类突破自我的伟大精神,从而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最感人的点火:1996亚特兰大
亮点:老阿里
也许是感觉巴塞罗那的点火创意难以超越,美国人这次放弃了“科技武装”的想法,改打“温情牌”。而事实证明,这一招获得了巨大成功。当患有帕金森症的拳王阿里颤抖地接过火炬时,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他因为病痛而止不住抖动的双手。
在圣火映照下,老阿里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充满了感染力。那一刻,成为奥运会点火史上最感人的一幕。
最浪漫的点火:2000悉尼
亮点:水火交融
悉尼是海边城市,点燃圣火自然与水有关。悉尼人将水与奥运会结合得天衣无缝,早在圣火传递的时候,就别出心裁地进行了一次水底圣火传递。开幕式上的点火自然也与水离不了关系。澳大利亚短跑名将土著运动员弗里曼,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在四周瀑布飞泻的背景下,置身水底点燃了潜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
完成了这幕“水中燃火”的精彩大戏之后,弗里曼的全身都湿透了,但是这幕水火交融的浪漫情景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中。水与火,两种本不相容的物质,就这样被浪漫的澳大利亚人结合在一起。
最古典的点火:2004雅典
亮点:回归
雅典人把开幕式的精华全部都集中在之前数小时的表演中,“爱琴海”上史诗般的艺术,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希腊人的想象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相比之下,点火仪式显得有些乏善可陈。火炬置于可转动的机械吊筒顶端,火炬台慢慢放倒,圣火被点燃之后又慢慢立起,这种相对古朴的点火方式,表现的将是天与地、物质与精神的连通,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回归。
不过在最后点火的人选上却有些意思,让帆船冠军卡拉马纳基斯站在火炬台前。除了希腊人之外,全世界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甚至在主火炬点燃半分钟后,美联、路透、法新三大通讯社都没有反应,此人的资料一片空白。原来,组委会在最后一刻更换了原定的点火人选。
奥运火炬的“火”真的是永远都不会熄灭的吗?
永远不会熄灭那是假的,只是他的燃料可以燃烧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代表着不会熄灭,熄灭还是会的,毕竟人家用的材料比较好而已,你要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
火炬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可以好好的燃烧,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与坚持。其中,燃烧供应系统又可以分为燃料、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这三个大部分。在奥运火炬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燃料也从最初的小镁块,逐渐演化成能在极端天气下稳定燃烧的丙烷等气体。
丙烷气体具有燃烧时候的热量大、沸点较低,不怕低温、火焰特亮不惧强光、液化难不惧强压等特性,从而能够适应各种恶劣天气。而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则进一步保证了燃料的稳定燃烧。稳压装置能够稳定气体燃烧所需的压力,可以在不同天气下的气焰强度。回传装置能够保持燃料室温度,因此,各国科学从而保证了燃料燃烧气压。光靠燃料还不够,要是缺乏燃烧技术,火焰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家在燃烧器的设计中费尽心思。随着时代发展,奥运火炬燃烧器的燃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最早开始的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发祥于1936年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其间夏季奥运会除两届没有传递火炬外,其余均有火炬,加上2016年里约奥运火炬,共计19个。在历史发展中,火炬的外形不断地变化,比如雅典奥运会火炬模拟了橄榄叶的外观,北京奥运会模仿了纸卷轴。伦敦奥运火炬则融入了8000个圆环来向8000名火炬手致敬。除了外形除外,奥运火炬中还不断融入各国最新的科学技术,来保证其长燃不熄。
然而,总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火炬接力进行期间,会遇到各种意外状况。所以一旦火炬熄灭,必须使用保存在火种灯中的火种引燃火炬。火炬燃烧室中有一个隔板,将其分成主燃室和预燃室。两个燃室结合,一个熄灭了,火种灯点燃的就是另一个。火种灯专门用于储存火种,每天传递活动结束后,火种就被保存在火种灯里,直到第二天火炬接力再次开始时用其重新点燃第一支火炬。
奥运圣火象征着什么
奥运会期间在主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
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火一到人间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根据这个神话,古奥运会在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亚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开始四年一度
的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开始实施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仪式。 自1936年起,奥林匹克圣火开始从奥运会的故乡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将火炬接力传到主办国,并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开幕式时进入会场,一般由东道国著名运动员点燃塔上焰火,直到闭幕时熄灭。
冬季奥运会于1952年开始点燃圣火。
193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恢复古奥运会旧制,奥运会期间主体育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圣火火种取自奥林匹克,采用火炬接力方式传到主办国,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届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 的主体比赛上自始至终有一高塔燃着熊熊的焰火。火种用聚光镜集阳光点燃而成,然后通过接力传送经4个国家至东道国主办地,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1936年7月20日,奥林匹亚为第11届夏季奥运会举行点火仪式后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经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传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从这届起,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此外,燃点圣火是为了纪念一次大战中牺牲的战士,而火炬传送则象征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平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