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篮球规则改了-nba规则因为哪些球星修改

NBA因为奥尼尔修改或增减了哪些规则

nba篮球规则改了-nba规则因为哪些球星修改

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篮球运动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篮球场上会出现奥尼尔这样的怪物。“大鲨鱼”横空出世后,联盟发现现行的篮球规则已经严重滞后于人类进化的速度。于是在奥尼尔对篮球规则的巨大推动力下,联盟接连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了联防战术的运用、禁区三秒违例。另外,针对奥尼尔糟糕的罚球,联盟还特别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将判罚一罚一掷,以避免出现奥尼尔在最后时刻被对手追得满场飞奔的尴尬局面。

nba新赛制

NBA的新赛制:所有30支球队被分成6个组,每组5支球队。小组内的每个球队都会和其他4支球队交手一次,总共4场比赛。小组内的排名是根据胜场来定的,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和成绩最好的2个小组第二出线,进入8强淘汰赛。淘汰赛分别为8强、4强和决赛。冠军和MVP是本次比赛的最高荣誉,也是球员们争夺的目标。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美职篮(NBA),是由北美30支职业球队组成的职业篮球联盟,是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比赛结束后,NBA将评选季中锦标赛最有价值球员和锦标赛最佳阵容。

全部30支球队按照东西部分为6组展开角逐,每组5支球队来进行小组赛。每支球队会和组内另外4支球队分别打一场,分为2场主场比赛与2场客场比赛。四轮比赛过后,组内排名第一的球队将晋级淘汰赛,每个联盟(东西部)的3个小组中战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名将持外卡与6支组内第一的队伍组成八强,进行最终的淘汰赛。

NBA的参赛规则

2006年开始,参加选秀的条件提高为至少年满19岁,同时要求高中毕业一年以上。国际球员参加选秀的前提条件是在本国打过职业联赛,如国际球员在美就读高中或者大学,则参照本土选手的参选条件。对于参加选秀的年轻球员,NBA根据他们在大学期间(或高中阶段)的比赛表现打分排名,当然这个排名不决定球队在选秀大会上的选择,只供参考。

通过抽签,避免球队故意输球,因为常规赛倒数第一也未必就意味着状元签。前三个签位确定后,取得高排位签位的球队就可以从供选新秀中选择心仪的球员,补充球队最需要强化的位置。

在非季后赛球队首轮挑选出前14名新秀后,接下来的16个顺位留给季后赛球队,这16支球队的抽签顺序依据常规赛战绩倒序确定,也就是常规赛战绩越好的球队选秀位置越靠后。第二轮选秀的顺序完全按照上赛季的战绩倒序进行,NBA球队可以在赛季球员交易中将选秀权作为筹码。因此,在实际选秀过程中,战绩排序未必同选秀排序一致。

NBA历史上比较重大的比赛规则的修改都有哪些?影响如何

知乎网友的答案

以下文章完成是在几年之前了,按类别做了一个分类。内容多有疏漏,也并非十分完善。为了清晰简明我直接选取了规则部分,忽略掉了些细微的规则修改。

另做一点小补充:每一年NBA裁判组都会对规则重新作出解释,在比赛中也会调整吹罚的强度,所以篮球规则只是个纲要,很多时候如果出现错位也没必要特别较真。

篮球规则

初始规则:

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

手拿着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许的;

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

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

篮圈应该是水平的。

奈·史密斯十三法则: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球员不能带球走。

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

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来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强行停止比赛,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且不允许替补。

用拳击球违反第3条和第4条规则。

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

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里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也算命中一球。

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扔进场内。若有争论,裁判员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

主裁判员是球员的裁判,他有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副裁判员。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副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要计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球数以及承担通常裁判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比赛在两个 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球命中最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的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中一球为止。

NBA规则

防守:

1978-79

当防守球员不侵犯进攻球员的进攻轨迹时可以进行身体接触。

1994-95

从对方后场底线到本方罚球线外禁止用手推人防守。

当一名球员侵犯了持球者的进攻路径,则处以两次罚球。

1997-98

当进攻球员在前场面框攻击时,防守者不得以前臂阻挡进攻球员。

1999-00

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侵犯对方已占据的位置,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肩膀,屁股或者手改变或阻止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以抓,拍击,搂抱等方式减缓或干扰进攻球员同样视为非法。

2000-01

防守者在进攻者通过罚球线之前不得以手合前臂进行肢体接触,通过罚球线后,防守者只能以前臂进行防守。

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驱逐和替代对方占据的位置。

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胳膊,屁股和手臂阻止和改变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也不能阻止其他进攻球员为其设置的进攻路径。

2001-02

防守球员的短暂肢体接触被允许,但肢体接触不得影响球员进攻。

2004-05

推人犯规被重新定义。

联防:

1946-47

区域联防被定义为非法。

1966-67

区域联防被重新定义:在进攻方运球至前场后,防守球员不能在没有对特定防守球员的时候进入罚球区超过三秒。

1981-82

对已有的区域防守规则进行明确:

1,弱侧防守球员不得在罚球区内超过3秒(罚球区以NBA罚球区为准)。

2,低位防守球员允许进入防守3秒区域(低位球员定义为接近油漆区的任何球员)。

3,不可包夹弱侧的无球队员。

4,当进攻方站在弧顶时,防守球员必须在罚球线前站位。

5,防守者必须以盯人防守,轮转换位或者包夹的方式完成对球防守。

1988-89

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否则进攻方失去球,球将判给对方在圈顶延伸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1997-98

当两名弱侧进攻球员在弧顶扩大区站位,其中一名防守者可以进入弱侧,如果满足一下条件之一,防守球员可进入罚球区:对球有包夹威胁,因包夹失位,或者持球假动作的正常反应。防守者对持球假动作做出反应之后应回到合法区域或继续进行对球包夹。当两名进攻球员在弧顶扩大区之外,防守球员应在罚球区外站位。

1999-00

强侧防守不受联防规则限制。弱侧防守者应站在合理冲撞区之外,除非:对球包夹,补防无人防守的进攻球员,近距离防守进攻球员。

2004-05

对三秒时限进行重新定义。

罚金:

1974-75

球员和教练违体犯规的罚金由50美元增长到100美元。

1976-77

任何一名参与打架的球员将被处以10000美元的罚金。

1977-78

板凳球员在打架时离开座位的罚金由100美元增至150美元。

赛前热身时球员吊在篮筐上将处以25美元的罚金。

球员或教练意图官方与官方接触会导致至少一场的禁赛,并会导致罚金或更严重的处罚。

1984-85

球员和教练直接进入更衣室的而不叫暂停的罚金将由100美元增加至500美元。

板凳球员在打架时离开座位的罚金由100美元增加至500美元。

1990-91

恶意犯规将被判两罚一掷。通过主裁判的判断,没有明显对球犯规的意向,或者违反常规有可能导致伤病的犯规动作将导致犯规球员被驱逐出场。犯规球员将被处以250美元的罚款。

1993

球员有拳击动作将被立刻罚出场外,并禁赛至少一场,并且处以一定数量的罚金。如果球员拳击对手,并有直接肢体接触将被立刻发出球场,并受到至少1到5场比赛的处罚,并处以一定数量的罚金。球队也将会处以与球员罚金数额等值的罚款。在打架中离开座位的替补球员的罚金由500美元增加至2500美元,每一个离开板凳区域的球员将会导致对球队5000美元的罚款。

1994-95

任意在场上斗殴中离开板凳席的替补球员将会被处以至少一场的禁赛并且处以最大数额达到20000美元的罚款,并消当场比赛薪水。

技术犯规被处以的罚金增长为每次500美元,之前的罚款数额为首次技术犯规100美元,之后罚款数额为150美元。

罚球区:

1951-52

罚球区从6英增加至12英尺。

1964-65

罚球区从12英尺增加至16英尺。

1972-73

除罚球队员外,罚球出手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罚球区。

1997-98

合理冲撞区由2×6(米)的区域增大为半径四尺,居于罚球区中线部位的半圆。

2001-02

如果没有防守特定球员,防守球员在罚球区内时间不能超过3秒。

2006-07

球员在进行罚球时,无关球员必须在3分线外,在球出手双方球员才可进入罚球区。

三分球:

1978-79

三分球在季前赛中试行。

1979-80

规定三分线边角距离为22英尺,弧顶处距离为23英尺9英寸。

1980-81

三分球成为篮球的固定规则。

1994-95

将三分线距离缩短为距离球筐22英尺。

1997-98

将三分线的距离重新提高为边角距离22英尺,弧顶距离23英尺9英寸。

暂停:

1974-75

暂定的要求需即时生效,不可延伸到下个时段结束。

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者加时,拥有球权的球队只有在球进入前场之后才可叫暂停。

1976-77

拥有球权的球队在最后两分钟内,进攻方在暂停之后可以选择在中线发球。

1977-78

20秒暂停后,球队只能替换受伤球员。对手也可以用暂停时间替换球员。

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者是加时赛中,当一支球队在获得球权之后立刻要求暂停,他们可以选择在中线继续发球开始比赛。

1983-84

当20秒短暂停和强制暂停同时在同一支球队应用,只有强制暂停会被计算在内。

1984-85

球队在加时赛可叫暂停数量从两次增加到3次,并且之前的比赛或加时赛所叫的暂停数不计入在内。

1992-93

无论是否有球权,两支球队都可以在比赛停止时叫暂停并且交换受伤球员。当球队没有暂停时,他们会得到20秒的时间交换伤病球员,当交换没有完场,原球员必须重新回到场上。

1997-98

当一名球员的双脚都在空中而身体的任意部分触及边线的垂直部分,他不可以叫暂停。

2000-01

每场比赛暂停数量由第6次增加至7次。

第四节四节每队暂停时间由2次增加为3次。

对暂停流程的重新规定。

计时:

1976-77

时钟从发球开始计时,如果在5秒之内罚球,时钟将重新开始计时。(相当于5秒发球规则)

1990-91

发球后球立即出界至少需要0.3秒。

投篮时间至少需要0.3秒。

球员在罚球中取得球权并叫暂停至少需要0.3秒。

补篮至少需要0.1秒。

1992-93

只有在篮球触碰篮筐后计时器才重新计时。

1999-00

如果计时器少于14秒,当对方球员得到用脚踢球,用拳击球等无罚球犯规时,计时器重新回到14秒。

2000-01

如果跳球后进攻方获得球权,时钟重置为14秒钟,当剩余时间高于14秒时,计时器保持不变。当防守方获得球权,计时器重置为24秒。

犯规:

1978-79

非法防守被重新修改,第一次非法犯规的被处以口头警告而在第二次犯规之后一并处罚的规则将不再适用。

1979-80

教练和训练师的人数设限,在比赛中,比赛人员被限制在端线附近28英尺和从中场开始19英尺的区域,违反者将被处以技术犯规。

1980-81

进攻方被判罚技术犯规是,进攻回合将不会重新计时。之前的规则为: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在获得技术犯规之后进攻回合都将重新计时。

1996-97

当球队没有暂停时间仍然叫暂停时球队将会被处以一次技术犯规,并且失去球权。

2006-07

如果比赛球员未在球员名单中出现,在此种情况被发现之后,球员将在第一个球后丧失比赛资格,球队被处以一次进攻犯规。

NBA有哪些球员令联盟被迫修改规则?

序言:NBA作为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舞台,篮球的魅力正是如此。拥有不同类型的球员,你可以跳得高,可以跑得快,可以投得准,可以身体好。但是在NBA历史上,总会出现那些天赋异禀的怪物,被迫NBA去修改现有的规则。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的体格太好,比如巴克利。巴克利被誉为飞猪,他的一手作答让很多防守他的球员感到头疼,他甚至可以从三分线一直坐打到篮下。所以为了限制他NBA出台了被打不能超过三秒的规则。

张伯伦

还有远古巨兽张伯伦,张伯伦作为NBA唯一一个单场得到100分的球员。因为他的出现NBA修改了干扰球的规则,就是篮球在球框上方有下落趋势的时候是不可以触碰的。因为张伯伦的身体天赋太好,能够在篮筐上方把篮球扇出去,这样也阻碍了很多球员的进攻方式。

奥尼尔

奥尼尔作为NBA历史上可以说是天赋最好的球员,拥有如此大的身躯却十分灵活,如有如此大的体重,却特别能够跳。所以NBA为了限制奥尼尔在篮下的进攻,将三秒区扩大。就是为了限制奥尼尔一直站在三角区底下进攻。阿伦艾弗森在96年被NBA选入,当成状元他的一手大变向。经常晃得对手找不着北。

艾弗森

甚至是篮球之神乔丹在艾弗森刚进入联盟的时候也吃了瘪。 NBA为了限制艾弗森这样的变相将他的变相设立为违规动作。虽然引起了很多球迷的不满,但艾弗森也根据规则将自己的变相进行了改进,但不可否认它是伟大的。中国小巨人姚明在NBA也曾经,因为他改变了规则。因为当时NBA全明星投票是由球迷投票,中国球迷太过于热情,以至于让当时还是新秀的姚明。挤掉了当赛季MVP大鲨鱼奥尼尔的首发位置。 NBA不得已,才将此规则改变。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