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知名退役球员-德国六人退出国家队
那一年拉队正式从国家队退役
德国男足国家队队长拉姆2014年世界杯后,宣布退出国家队,具体情况如下:
2014年7月18日,拉姆正式宣布退出德国国家队,结束自己10年的国脚生涯,德国足协官网正式确认拉姆退出国家队 。
拉姆为德国队出场113次,打进5球,连续参加了2006、2010和2014三届世界杯,以及2004、2008、2012年三届欧洲杯,
2010年6月,拉姆成为德国男足国家队队长,带领德国队获得2010年世界杯季军;2012年欧洲杯四强;2014年世界杯冠军。
德国球员为何“英年早退”?
今年夏天,多名球星宣布退役,卡西利亚斯掀起煽情热潮,许尔勒和赫韦德斯则令人唏嘘不已。德国足坛向来有优秀选手“英年早退”的现象,有时问题出在外部环境,有时出在球员自身……
年仅29岁的许尔勒令人惊诧地选择挂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仅仅两周之后,同为32岁的赫韦德斯与桑德罗·瓦格纳也在身体状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英年早退”。
事实上,德国足球这股“早退潮”,并非由许尔勒所引起。近10年来,未满33周岁就宣布退役的前德国国脚,多达两位数。
“非典型退役”
说起早退德国国脚,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2007年初突然宣布挂靴的天才中场代斯勒,当时他刚刚度过自己27岁生日。众所周知,代斯勒的职业生涯饱受膝伤与抑郁症摧残,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符合逻辑。而且退役后,代斯勒彻底远离了公众视野,再未以其他任何身份重返职业足坛。
代斯勒的早退与归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绝大多数“早退”的德国国脚级球员,都会换种身份留在足球圈内,他们往往很早就做好了球员生涯之后的规划。同样在27岁挂靴的赖纳茨,便是一个典型。
34岁的扬森如今已经是汉堡主席,比他小4岁的赖纳茨,则在足球数据领域找到了新的乐趣。
2015-16赛季尾声,连续3年伤病不断的德国中场突然宣布退役。“在这段时间里,我萌生了其他想法……”早在2014年1月,赖纳茨就与同样出自勒沃库森的黑格勒创办了一家足球数据公司,并提出了一种名为“Packing”的分析方法。赖纳茨退役后,那家公司提供的数据服务,首次被转播机构应用在了同年的欧洲杯转播上。
更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马塞尔·扬森。2006年本土世界杯,扬森是德国队23人名单里年龄最小的;2015年夏天他与汉堡合同到期后突然宣布退役的时候,也只有29岁。与代斯勒或赖纳茨不同,扬森尽管职业生涯里也饱受伤病煎熬,但早退并非重伤所致。“我在度假时深思熟虑,也收到了很多很棒的邀约……但是继续踢下去不是我的选项,我无法状态十足地再去某个地方踢上两、三年了。”
扬森退役消息一出,德国足坛一片哗然,反应最激烈的当属沃勒尔。时任勒沃库森 体育 主管批评扬森“从未爱过足球”,这种做法是“给每一个残疾运动员或者那些一直希望成为职业球员的年轻人一巴掌”。扬森则反驳说,人们不应该游说球员“去做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同时强调自己热爱足球,“并将一直爱它”。
扬森并没有撒谎。退役之后,他从未离开足球,甚至很快又穿上了汉堡球衣!2017-18赛季冬歇期,扬森加入汉堡三队,参加第5级别业余联赛。扬森表示:“18岁的时候,当我的爱好变成了工作,我就失去了爱好。但我一直希望可以重新把足球当回自己的爱好。”尽管身材已经有点走样,但扬森在汉堡三队是无可争辩的“大腿”,在因新冠疫情而腰斩的2019-20赛季,前德国国脚交出了20场联赛14球5助攻的成绩单。
事实上,扬森如今的第一身份并非汉堡三队球员。2019年1月,他当选为汉堡俱乐部主席,今年3月下旬又兼任汉堡足球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简而言之,他在汉堡的身份已经相当于去年11月在拜仁退休前的乌利·赫内斯。除了业余球员和主席,扬森还有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参与了不少投资和 社会 公益活动。挂靴后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何乐而不早退?
压力与契机
新一代德国球员,普遍拥有扎实的学业基础,足球以外也有一技之长,个别头脑还特别聪明。加上国脚级球员基本都是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在各自俱乐部以及德国足协享有很高地位,使得他们不用太担心退役后的生活和工作。他们留在足球圈或彻底转型的难度较以往小得多,作出挂靴决定时,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艰难。
欣克尔(30岁就退役)、奥东科(29岁)、博罗夫斯基(32岁)、黑尔默斯(31岁)……他们都在早退后立即转型成为教练,目前担任不来梅助教的博罗夫斯基,刚从德国足协教练培训班毕业,已经具备执教德甲球队的资格。希茨尔斯佩格(31岁)、罗尔费斯(32岁)和施劳德拉夫(32岁)等人,则选择了从事俱乐部管理工作。希茨尔斯佩格(退役后立即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如今已贵为斯图加特董事会主席,罗尔费斯则是勒沃库森 体育 主管,日后将接班沃勒尔。
此外,外界普遍认为拉姆在33岁就退役,也是太早了。不过“队短”也立即完成了转型,他不仅在足球以外有自己的公司,还回到德国足协、担任了2024年德国欧洲杯组委会主席。才智过人的拉姆,未来非常有机会成为德国足协或者拜仁俱乐部的一把手。
最近两年,拉姆作为2024欧洲杯的东道主代表多次出席重要场合,言谈举止颇有高管之风。
有了以上案例,当许尔勒29岁匆匆告退,外界吃惊之余也多了几分理解——何况许尔勒不想踢下去也跟自己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关。2014世界杯冠军成员向《明镜》周刊透露,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经常感到很孤单,特别是“低谷变得更低,而高光时刻越来越少的时候”。然而,职业球员这一行,不允许他暴露自己的弱点。“你要一直扮演某种角色,否则你就会丢掉工作,而且再也找不到新工作。”许尔勒说,在职业足球领域,只有场上表现说了算,“脆弱和软弱任何时候都不该有。”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球员身为公众人物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而像许尔勒这样拥有世界杯冠军奖牌,完成过多次高价转会且收入丰厚的球星,多年来承受的舆论压力更以倍数计。许尔勒成名很早,本身性格又较为敏感,出现这样的心理反应完全可以理解。德国媒体也说,对于许尔勒退役,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为什么”,而应是“为什么不?”
其实,许尔勒早已做好了退役后的转型计划。“我期待接受新挑战,而且已经等不及揭开新篇章了。”
为家而退
与许尔勒一样,赫韦德斯和瓦格纳,也在退役前制定了明确的计划。赫韦德斯打算修读欧足联 体育 管理硕士学位,未来发展方向是俱乐部经理、 体育 主管或主席;瓦格纳将从9月开始修读德国足协的教练培训特别课程,“计划是明年夏天开始进入教练领域。”
赫韦德斯与瓦格纳,都是2009欧青赛(U21)冠军队成员,即人们口中的“09一代”。不过两人的职业生涯南辕北辙。赫韦德斯顺利从沙尔克04青训精英一路成长为队长,23岁入选国家队,并以主力身份赢得2014世界杯冠军。2017年夏天出人意料地被沙尔克放逐后,赫韦德斯租借效力尤文图斯一年,然后转会莫斯科火车头。
2013-14赛季欧冠小组赛,代表切尔西的许尔勒(右)和代表沙尔克的赫韦德斯针锋相对。2019-20,两个德国人又在俄超赛场展开争夺,赛季结束后一起退役。
瓦格纳出自拜仁,却未能在巨星云集的母队站稳脚跟,职业生涯辗转于多家德甲、德乙俱乐部。2015年加入德甲升班马达姆施塔特后,他终于在顶级舞台证明了自己。29岁那年,瓦格纳以霍芬海姆前锋身份首次入选国家队,并以替补身份赢得2017联合会杯冠军,后来又以莱万多夫斯基备胎身份回归拜仁。2018年世界杯前落选集训名单后,他宣布退出国家队,半年后因金元攻势登陆中超。
在俄超征战两年后,赫韦德斯以家庭为由与火车头解约,瓦格纳代表天津泰达踢了一个赛季后同样决定“为家人退役”。赫韦德斯在德国足坛是出了名的居家男人,远赴莫斯科之际,是他即将初为人父之时。尽管在竞技上颇为成功(获得俄罗斯杯与超级杯,连续两年参加欧冠),但生活上的困难重重,让他一直有回国的打算。
相比之下,瓦格纳家庭负担更重,他有4个孩子,最小的那个今年年初才出生。瓦格纳家在慕尼黑,多年来一直因事业与妻儿分隔两地。去年加盟中超后,他把妻儿接到了天津;但新冠疫情爆发后,德国前锋迟迟不愿返回中国,并在7月下旬与泰达解约。换言之,疫情成了瓦格纳早退的催化剂。“我现在想休息一年,享受家庭时光,他们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家庭加上疫情,也使赫韦德斯放弃了事业。“最近我跟妻子、孩子坐露营大巴去了一趟法国南部,那时我才意识到,亲近家人的感觉是这么美好。突然间,足球对我来说变得不再重要。”疫情期间的空场比赛,让赫韦德斯失去了最后的动力,“在全场爆满的球场里奔跑,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比赛没有球迷,对我来说是最明确的暗示。”
赫韦德斯和瓦格纳都说,自己收到了不少国内外俱乐部的邀请,完全可以继续踢下去。不过两人去意已决,我们只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见证沙尔克出现一位“赫韦德斯主管”,或者拜仁任命一位“瓦格纳教练”。?
跟随德国国家队参加了2006世界杯和2008欧洲杯的边锋奥东科,早早结束了职业生涯,而他的好朋友波多尔斯基,如今仍在土耳其征战。
未至“而立”之别
奥东科
出生日期:1984年2月21日
场上位置:边锋
2002年在多特蒙德出道
2013年7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16场1球
马塞尔·扬森
出生日期:1985年11月4日
场上位置:左后卫
2005年在门兴出道
2015年7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45场3球
赖纳茨
出生日期:1989年1月1日
场上位置:后腰
2008年在勒沃库森出道
2016年5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3场
沃尔沙伊德
出生日期:1989年3月6日
场上位置:中卫
2011年在纽伦堡出道
2018年1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2场
许尔勒
出生日期:1990年11月6日
场上位置:前锋
2009年在美因茨出道
2020年7月结束职业生涯
国家队履历:57场22球
注:本表为最近十年不到30岁就宣布退役的德国国脚级球员。
特雷泽盖 因为 阿拉贡内斯 的 弃用 退出 意大利队了?
劳尔、因扎吉、西多夫、特雷泽盖……一个个响彻欧洲足坛的名字,但这些人却与即将开始的欧锦赛无缘。为何教练不要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对于这些没伤没病的球员来讲,无法代表国家队参加欧锦赛,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可惜“问花花无语,对月月无言”,这些人的一腔热情得不到教练的回应,如今也只能顾影自怜、暗自神伤了。
1 球风偏软
所有落选欧锦赛的大牌球员中,效力于皇马的劳尔无疑是最报国心切的一个。
此前他已经在各种场合表达了愿意出战欧锦赛的迫切心愿,但是西班牙队主帅阿拉贡内斯还是狠心抛弃了他。
自从2006年9月份之后,劳尔就一直与国家队无缘,本赛季他在联赛中打入18个进球,帮助皇马成功卫冕冠军,国内舆论呼吁他重返国家队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老帅阿拉贡内斯丝毫不为所动,在谈到劳尔的落选原因时,他只是简单地表示:“我从来只根据球员的状态和打法作选择,根本不考虑俱乐部战绩。”
据分析,32岁的劳尔之所以报国无门,是受累于他个人偏软的球风以及西班牙队近年的惨淡战绩。从1998年世界杯到2006年世界杯,以劳尔为核心的西班牙队一直没有取得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阿拉贡内斯毅然弃用这位曾经的绝对核心。
此外,在英超呼风唤雨的小将托雷斯,以及西甲最佳射手古伊萨和“快马”比利亚,也让阿拉贡内斯有充足底气弃用劳尔。
2 外战外行
特雷泽盖在意甲豪门球队尤文图斯效力,并且一直能够保持稳定进球率,本赛季更是以20个进球成为意甲银靴,但法国队主教练多梅内克却一直看不上他,宁可选入无名小将也不要这名8年前的欧锦赛功臣。
归根结底,是特雷泽盖有“外战外行”的毛病,一到了国家队就难以发挥在俱乐部的水平。除了在2000年欧锦赛上惊鸿一现,帮助法国队逆转意大利夺冠之外,特雷泽盖近几年在国家队里是日渐平庸,相反却在意甲联赛常年保持高进球率,他这种“内外有别”的表现也是多梅内克痛下杀手的根本原因。
有种说法是,多梅内克和特雷泽盖之间矛盾不少,前者一直看不上这位出生在阿根廷的锋线杀手,而后者则一直抱怨国家队的战术不适合自己。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特雷泽盖决赛中罚失点球,导致法国队最后无缘冠军。
此外,特雷泽盖和法国队核心亨利的搭档也很少出彩,而本泽马、戈武等前锋的崛起也令多梅内克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特雷泽盖曾公开表示:“我绝对应该有机会参加欧锦赛。”但多梅内克的回应更是强硬:“我们有四五名非常优秀的中锋,我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
3 恩怨所致
不是因为年龄或是伤病,也不是因为橙色战袍已经失去吸引力,老将西多夫拒绝荷兰队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与主教练范巴斯滕之间的恩怨。西多夫说:“范巴斯滕对我存在着偏见,我想这影响了他对我作为一名球员的价值的判断,我记得有一次他说,我就像个好莱坞的演员。”
32岁的西多夫毫无疑问是个天才球员,他早在14年前就成为荷兰队一员,至今为国家队出场87次,参加过近三届欧锦赛和法国世界杯。但是4年前范巴斯滕出任荷兰队主帅后,西多夫先是落选德国世界杯,这次又无缘欧锦赛,当然,这次是他主动退出:在荷兰队宣布欧锦赛最终名单之前,已经入围30人大名单的西多夫突然宣布不会参加本次欧锦赛,这也让范巴斯滕有些始料不及。
在范巴斯滕看来,西多夫是一个太有主见的球员,无法彻底贯彻教练的战术意图。而既然无法得到教练赏识,西多夫无奈之下选择了主动退出:“我的退出跟打法这些东西毫无关系。自从我回到国家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踢出最好水平。”
4 特点单一
没有控球,没有带球,没有传球……身材单薄的因扎吉只会抢点射门。只可惜这位35岁的老将时运不济,目前意大利队在前锋位置上有如日中天的德甲金靴托尼,有可以打多个位置的意甲金靴皮耶罗,还有身强体壮的意甲铜靴博列洛,所以因扎吉只能像四年前一样,再一次与欧锦赛无缘。
实际上,除了赛季初长达3个月的伤病之外,因扎吉本赛季的发挥还算出色:他在各项赛事中一共取得18粒进球,是意大利队欧锦赛资格赛第二射手。这位AC米兰前锋在赛季末迸发出巨大能量,7场比赛居然打进10球,但突然的爆发没能帮助米兰获得下赛季欧冠资格,也没能为他自己赢得一张参加欧锦赛的门票。
因扎吉的落选和他单一的技术风格息息相关。意大利队主教练多纳多尼喜欢打单中锋战术,两翼辅以能突善传的边锋,而因扎吉打中锋身体不够强壮,打边锋突破能力又不强,偏偏意大利队前锋线上人才济济,高中锋托尼的主力位置不可撼动,皮耶罗和卡萨诺等人又是既能得分又能突破传球的多面手,相比之下,多纳多尼只能对因扎吉忍痛割爱了。
为什么德国队本届世界杯表现如此差?
“足球反着买,别墅靠大海”,这句打油诗突然间又火了。这句话最初就是被德国带火的,2018年德国爆冷出局。2022年的这一届世界杯,德国又爆冷了,日耳曼战车还没开出去,就又折在小组赛里。
之所以说是爆冷,是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球队,实力都很强悍。说实话,我觉得德国的表现不差,但小组赛就出局了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之前我还认为德国能夺冠的,因此这届世界杯关于德国队的每一场比赛我都看了。德国队一胜一平一负,最后因为净胜球数,输给了积分相同的西班牙,遗憾离场。下面来介绍一下这届世界杯德国队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几个原因。
一、外因
没走出小组赛,对斩获过世4届世界杯冠军的德国来说,表现确实不好,但这也不能完全怪德国自身。这一届世界杯,德国所在的E组是公认的亡之组,同组的队伍有德国、日本、哥斯达黎加、西班牙。刚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日本会比较难,但是蓝武士不但打赢了日耳曼战车,还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了。
日本的实力没有我们想象的弱。队员实力强悍,队伍里有很多德甲核心球员,比如说浅野拓磨、唐安律、板仓滉全,还有阿森纳的富安健洋和西甲的久保健英,而镰田大地更是法兰克福欧联杯冠军的绝对主力,就连替补也都是有旅欧经验的。球员们在明确的战术下和自我角色安排下,大胆作战。虽然在体质上,日本不占优势,但是他们的技术和战术一点都不输德国。而且日本队的一些队员和德国队的队员是同一个俱乐部的,因此对德国队会有比较深的了解。这些年来,日本的足球改革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足球人才辈出。主教练森保一的战略,也很让人感到钦佩。
战局难以掌控,也是德国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在德国和日本还没开踢前,西班牙就灌了哥斯达黎加七个球。因此德国输日本后,出线的概率就比较小了(除非后两场都赢)。和西班牙战平后,出线的几率就更渺茫了。就算哥斯达黎加的总体实力是全组最弱的,德国想要在和哥斯达黎加对战的时候,复刻西班牙的七个球的辉煌,也非常难。最后一场和哥斯达黎加的比赛,德国真的尽力了。就算我们全程盯着比赛画面,也没办法改变结果,看完比赛,很多喜欢德国队的人,都哭了。
二、内因
在2014年的世界杯上,德国曾以7比1的战绩,把巴西队踢哭了,并取得了世界杯冠军。这次德国在世界杯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德国队自身有以下三个原因。
1.没有遵循足球传统
一般来说,足球强国都有自己的足球传统,比如说德国足球传统就是高举高打,用中锋的头球轰炸对手,阿根廷的足球传统是进攻效率高,防守坚决,英格兰的足球传统是长传中吊。与日本对作战的时候,德国并没有遵循以往的足球传统。
比完后,很多人都在说“为啥不遵循自己的足球传统,难道不知道日本球员的平均身高矮吗?高举高打,这样日本不就抢不到球了吗?”虽然德国输了,但是如果全程观看比赛的话,你就会发现,德国的控球率很高,但日本更能抓住机会射门。中路强攻的传统丢失,是德国控球但没法射门的主要原因。因此丢失了足球传统的德国队,首战失利。
回国的德国队
2.阵容有缺陷
德国队曾今以中锋而闻名,现在却奉行无中锋主义。无中锋主义,可能意味着每个人都是中锋。但也有可能会造成“锋无力”的现象。克洛泽退役后德国队中锋直接断档,最适合影锋位置的哈弗茨被顶到了中锋位置。
阵容中的人员配制也有一点问题。(不是说他们不强,而是说一支球队不仅要看个人实力,还要看配合。)德国队在选人上更加偏爱“拜仁”,导致一些有能力的球员无缘世界杯。这届世界杯,代表德国队参赛的有穆勒、基米西、穆科科、穆夏拉等。其中的穆勒在前两届世界杯进了十个球,比梅西和C罗加起来都多。在比赛前,维尔纳因伤告别了世界杯,德国队只好用菲尔克鲁格顶替维尔纳。没有了传统中锋的牵制,以及维尔纳这样的出色僚机,穆勒再难创造曾今的辉煌了。而小将穆夏拉虽然也很优秀,指望19岁的穆夏拉扛起大旗不太现实的。
3.节奏乱了
踢球也是要讲究节奏的,如果节奏被打断,很有可能出意外。这届世界杯一场比赛有五个换人名额,这就很考验主帅的策略了。换得好,可以出奇制胜,比如刚上场不到两分钟就进一个球,换不好就有可能把整个队伍的节奏打断。再比如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弗里克用格雷茨卡换下京多安,这导致了之后德国队的中场失控。很多人觉得主要是弗里克的策略有问题,没能让德国队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本届世界杯,德国队遗憾离场,提前回德国了。根据德国的《踢球者》报道,穆勒和京多安将在这次世界杯后退出德国国家队。此外,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弗里克目前正在考虑辞职。
相信很多德国队的球迷,对这样的结果都会有一些感伤。希望在下一届的世界杯上,能看到德国队的精彩表现。
功亏一篑的德国人,遗恨离开。
北京时间2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E组小组赛全部结束。虽然德国队以4:2战胜哥斯达黎加队,但由于净胜球少于西班牙,他们没能晋级。
从俄罗斯到卡塔尔,“德国战车”连续两届世界杯无缘小组出线。
4次捧起大力神杯、8次进军决赛、20次入围世界杯决赛圈……在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德国足球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这些在如今境遇下提起,竟显得有几分无奈在与哥斯达黎加队的生战中,格纳布里在比赛第10分钟便帮助“日耳曼战车”取得进球。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第58分钟,特赫达为哥斯达黎加队扳平比分。第70分钟,胡安·巴尔加斯禁区内完成破门,哥斯达黎加2:1反超德国。
不甘就此输球的德国队发起疯狂反攻。从比赛第85分钟至第88分钟,哈弗茨和菲尔克鲁格连入两球,德国队4:2锁定胜局。
然而在卡塔尔,幸运女神还是没有站在德国队这一边。功亏一篑的德国人,遗恨离开。
卡塔尔世界杯开赛至今,德国球迷的心情就像坐起了过山车一般。
首轮被日本队5分钟内连入2球逆转,一盆冷水无情地浇向他们。今天凌晨正当小组出线形势有利于“日耳曼战车”时,事态再次发生反转。作为夺冠热门的德国队,最终重蹈了四年前的覆辙。
在很多人记忆中,德国队技战术打法先进、纪律严明,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王者之师。这也是德国足球能在世界范围内拥趸众多的原因。
2014年巴西世界杯,正是德国队在决赛中击败阿根廷,让梅西捧杯的梦想化为泡影。那一年“德国战车”的冠军阵容也被誉为“黄金一代”。
但近几年,德国足球的日子并不好过,故事要从4年前的俄罗斯世界杯讲起。
卫冕冠军,小组出局
2018年6月27日,喀山体育场,卫冕冠军德国队迎来了与韩国的世界杯小组赛生战。在那之前,德国队首战0:1不敌墨西哥,次战最后时刻“续命”成功以2:1险胜瑞典队。
可即使状态慢热,却依旧少有人相信卫冕冠军会匆匆退场。毕竟自1938年法国世界杯后,德国人从未在世界杯小组赛阶段出局。
可当终场哨音吹响,金英权和孙兴慜的在补时阶段的入球,让“德国战车”0:2落败。小组赛三战过后,德国队不得不告别世界杯。
糟糕的表现让德国足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似乎在出局的一瞬间,一切都跌落神坛。阵容老化、主力队员状态不佳、主教练战术不得当……
那一年年底,德国队前国脚博阿滕在社交媒体上直言,2018年是非常艰难的,他庆幸这一年终于结束。
弗里克时代
经历惨痛失利后,戈麦斯等老将相继退出国家队,德国队开启重建工作。然而去年夏天,踏上欧洲杯赛场的“德国战车”却没能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0:2不敌英格兰队,止步欧洲杯十六强。比赛中丢球后,德国队并未展现出应有的斗志,失利便也不再意外。悲情的退场夜,不少德国队球员沮丧地摇了摇头。
那届比赛,德国队在防守端的羸弱被进一步放大。4场比赛中,他们7次被对手攻破球门。球员在场上不经心的防守站位,让人很难将这支球队与“德国战车”的铁血风格联想起来。
其实早在去年3月,德国足协便宣布德国队主教练勒夫将在欧洲杯结束之后离任。而在彼时球队遭到淘汰后,不主动寻求换人调整的勒夫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最终,这位执掌德国队教鞭15年的功勋主帅黯然离去。在告别演说中的一段话,让人们对于他的印象停留在了“固执”二字上。“要讨论阵容安排是否有错,这对我来说是个困难的问题。”
“日耳曼军团”的新掌舵人是弗里克,带领拜仁实现赛季“三冠王”伟业的他,深谙德甲球员的使用说明书。
接手球队后,弗里克将德国队稍显沉闷的阵地战进攻逐渐向高位逼抢过渡,并带队完成新老交替。
卡塔尔世界杯开始前,德国队是继东道主之外,首支晋级决赛圈的球队。世预赛中,他们一路高歌猛进。今年3月,德国队在友谊赛中战胜以色列队。在弗里克上任后,队伍取得8连胜,这是德国队42年来的最长连胜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