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篮球-国际体育篮球新闻报道
求央视体育主持人杨健、杨毅的资料,越多越好。
杨毅:现任体坛周报做篮球部主任
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
30而立,生于北京,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师哥师弟遍天下。
采访过三届全运会,1997上海(当年还在实习),2001广东,2005江苏;
三届夏季奥运会,2000悉尼,2004雅典, 2008北京
一届冬季奥运会,2002盐湖城,第一次采访冰雪项目,亲眼目睹大杨扬冲破冬奥中国第一金;
然而安身立命之本,还是篮球。
经历四届亚洲锦标赛,1999福冈,2001上海,2003哈尔滨,2005多哈;
两届世界男篮锦标赛,2002印第安那,2006扎幌琦玉;
两届世界女篮锦标赛,2002江苏 2006巴西;
先后九次孤身深入美国,探访NBA人文地理;
王治郅在达拉斯,巴特尔在丹佛,姚明在休斯敦;
唯一曾经在这三地,全景目睹三大中锋加盟和奋战NBA的中国记者;
一路走来,不敢停步。
2004年雅典之后,离开《北京青年报》,与苏群、孟晓琦创建《篮球先锋报》任副总编,销量日升。
现为体坛周报篮球编辑,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
少读三国,左传,战国策,24史读到《明史》之后,不愿再读。
人生格言:平生不弄险,但不等于会在机会面前退缩
杨毅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一群人,他的风格以独到幽默著称
杨建:2004年的8月28日是让所有中国人,所有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人感到震撼和自豪的一天,刘翔创造了历史.我在现场解说。此时此刻,7万多人的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好象在瞬间爆发了,中国闪电的力量震荡全球。确实,在现场声嘶力竭咆哮的我就是这种感觉,一种巅峰状态。
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解说员,我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的不足,同时我更清楚地知道我的人生和体育无法分离。
9岁开始进入区体校,练习中长跑。那时总有两个梦想:1、改练短跨,因为中长跑太累。2、到上强度的时候,教练就生病,因为中长跑太累。
11岁一次骨龄测试,教练告诉我只能长到1米73。记得很清楚,当时就哭了。
结果,14岁就长到1米86,开始正式练习跨栏。之后,进入北京三体校。
16岁之前没拿过什么冠军,教练跟我说:18岁,你是亚洲高水平。
最好成绩15.1, 差0.1秒达全国一级。
身上的两次大伤,不是因为田径,是因为打篮球。虽然影响运动生涯,至今阴天还阵阵作痛,但对这个我挚爱的运动仍然乐此不疲。
18岁以体育高水平运动员身份特招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从此“练跑”改“练声”了,不靠腿靠嘴吃饭了。
2001年大运会,解说刘翔第一个国际比赛的冠军。
2001年广州九运会。
2002年亚运会,世界女篮锦标赛。
2003年伯明翰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见证刘翔的世锦赛第一枚铜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解说篮球,田径。
从2001年开始报道解说CBA,NBA联赛,见证上海与八一宁波的颠峰之战,亲历雅典男篮力斩塞黑。
从2001年开始解说了4年的黄金联赛,大奖赛及所有大型赛事的田径比赛。
为什么在中国,篮球要比足球受欢迎?
受众群体差距、影响力差距以及国际支持力度差距,使得篮球根本无法取代足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
由于NBA篮球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所以在中国,篮球反而要比足球更有优势,但是在国际社会上,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反转,因为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然而篮球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一、受众群体差距,使得篮球无法取代足球的地位。虽然在中国境内,篮球的地位要略高于足球,但是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会更看重足球运动。因为足球运动在全世界拥有着极高的普及率,这是篮球永远无法做到的水准,如果没有办法拉进受众群体的差距,篮球就根本无法取代足球的地位。
二、影响力差距,导致篮球无法取代足球。由于足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各种大型赛事举办,这使得全世界的运动爱好者能够经常感受到足球的魅力。而篮球影响力最大的赛事则是美国NBA,但很可惜的就是,NBA赛事只在中美两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由于影响力存在着天壤之别,导致足球依旧是全球第一大运动。
三、国际支持力度不同,使得篮球永远无法超越足球。为了准备世界杯的比赛,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会着重培养男子足球运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足球队能够取得优异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足球才会在很多国家被誉为国球运动。而篮球运动在国际上并不会得到太多的支持,这使得篮球的国际赛事缺少足够的影响力。
其实无论是篮球运动还是足球运动,都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此我们也不需要区分篮球和足球谁高谁低,只要能够好好进行运动锻炼,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都能够起到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