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姚明nba经典比赛回放-央视篮球公园姚明

七月十五日,星期五篮球公园里播放姚明的专辑,里面有一首英文歌曲,女生唱的,很好听,有点伤感,求答

央视姚明nba经典比赛回放-央视篮球公园姚明

艾薇儿的:when you're gone

以下是歌词:

I always needed time on my own

我真的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

I never thought I'd need you there when I cry

我从未期待当我哭泣时,你能陪在我身边

And the days feel like years when I'm alone

你不在的日子,我度日如年

And the bed where you lie is made up on your side

你睡过的床,没了你,不再温暖

When you walk away

当你离开时

I count the steps that you take

我默默地数着你留下的脚印

Do you see how much I need you right now?

你知道我现在有多么需要你吗?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后

The pieces of my heart are missing you

我那破碎的心就不停的想着你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以后

The face I came to know is missing too

你那熟悉的面孔就总在我脑海里浮现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后

The words I need to hear to always get me through the day And make it OK

我渴望听到你的声音,让我坚强的走过这段日子

I miss you

我想,我太思念你了

I haven't felt this way before

我从未有过这种感受

Everything that I do reminds me of you

我做的每件事都会让我想起你

And the clothes you left,they lie on the floor

你留下的衣服,还静静地躺在地上

And they smell just like you I love the things that you do

它们带着你的气味,让我回忆起你的一切

When you walk away

当你离开时

I count the steps that you take

我默默地数着你留下的脚印

Do you see how much I need you right now?

你知道我现在有多么需要你吗?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后

The pieces of my heart are missing you

我那破碎的心就不停的想着你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以后

The face I came to know is missing too

你那熟悉的面孔就总在我脑海里浮现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后

The words I need to hear to always get me through the day And make it OK

我渴望听到你的声音,让我坚强的走过这段日子

I miss you

我想,我太思念你了

We were made fo each other,out here forever,I know we were

我们为彼此而生,永远相互等待,我坚信着

All I ever wanted was for you to know

我多么想让你知道

Everything I do I give my heart and soul I can hardly breathe I need to feel you here with me

Yeah

我用心地做每件事却无法驱赶没有你在身边的痛苦,我真的需要你回到我的身边!

When you walk away

当你离开时

I count the steps that you take

我默默地数着你留下的脚印

Do you see how much I need you right now?

你知道我现在有多么需要你吗?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后

The pieces of my heart are missing you

我那破碎的心就不停的想着你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以后

The face I came to know is missing too

你那熟悉的面孔就总在我脑海里浮现

When you're gone

自从你离开后

The words I need to hear will always get me through the day And make it OK

我渴望听到你的声音,那将让我坚强的走过这段日子

I miss you

我真的好想念你

cctv5台NBA的一个老头解说员是谁,我该怎么办?

他的名字叫张卫平,以下是百度百科的介绍。其实看nba的没有几个喜欢他的,还抠鼻屎。哪天要是杨毅和于嘉解说你就好好陪朋友看吧。这两人才是黄金搭档。附带。

姓名:张卫平

性别:男

名族:汉族

生于:1949年7月14日

身高:194cm

职业:原中国男篮运动员

籍贯:北京人

1960年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学习,1964年入东城区业余体校学习。1965年入北京青年篮球队,1966年入北京篮球队(其所在队曾获得?年全国冠军),1973年入国家队。在国家队效力8年,司职二中锋,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

多次参加国际比赛,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所在队曾获:1974年第7届亚运会第3名(伊朗,德黑兰);1975年第八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泰国,曼谷);1977年第九届亚洲锦标赛冠军(马来西亚,吉隆坡);1978年第8届亚运会冠军(泰国,曼谷);1978年第八届世界锦标赛第11名(菲律宾,马尼拉);1979年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日本,名古屋)。1978年,在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16支世界强队参加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个人总分排名第一的佳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锦标赛“得分王”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977年,在第九届亚洲锦标赛中,被评为最佳前锋。197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年,获北京十佳运动员称号。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起任中国男子篮球队教练。任国家队教练期间,曾率队参加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1985年,马来西亚,吉隆坡),获第3名;第十四届亚洲锦标赛(1987年,泰国,曼谷),获冠军;第十届亚运会(1986年,韩国,汉城),获冠军;第十?届世界锦标赛(1986年,西班牙),获第9名;第?届大学生运动会(1986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获第?名;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获第11名。?

1988年赴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多次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美、训练、比赛、考察,并组织及协助美国教练来华讲学。?

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教师及翻译。?

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

中国青年女篮技术顾问,多次安排、组织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

1997至2000年任国际管理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负责中国男篮甲A联赛的宣传与推广。?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座栏目——《篮球课堂》节目主持,中央电视台NBA?、CBA现场转播解说顾问、特约嘉宾主持,曾多次对NBA总决赛、全明星赛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及采访报道,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收视佳绩,被广大电视观众誉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华社《体育快报》“观战指南”专栏作者。NBA时空专栏作者。搜狐网站篮球专栏作者。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点评中国篮球及世界篮球。?

拍摄出版了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10盘)。?

著作有:《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译著《?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

2003年起,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领队。

张卫平体育天资突出,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有理想的身高、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智能天赋,10岁迈进素有“健将摇篮”之称的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少年篮球班接受基础训练。十四、五岁猛窜高个儿,弹跳强,力量好,动作谐调而迅捷,有超常的篮球意识与手感。教练、行家看准他是打篮球的“料”。上中学后转入东城区体校定向培训崭露头角,1965年刚15岁就选入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当时,好苗子云集的青年集训队竞争激烈,他作为前锋队员,身高、弹跳和力量占优,手脚迅捷“有活儿”,篮下攻击力强,头脑清醒睿智、意识好,基本技术底子磁实,进攻方式多,左右手都能投(篮),3--5米跳投精准。凭实力,他不到一年入选北京男篮一队。紧接“”狂飙席卷,运动队瘫痪,人员散失,而他仍保留队中。1973年国家体委全面恢复各项运动、他选入钱澄海执教的新一届国家男子篮球队,司职二中锋。1974年,他作为中国男篮队前锋参加第七届亚运会男篮比赛,获季军。

“”结束后,中国体育重归国际体联大家庭,参加的第一个世界级篮球大赛,就是1978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获第11名。此前,他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八(1975年)、第九(1977年)两届男篮亚锦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978年)篮球比赛,摘得“三连冠”(军),已经加冕“亚洲最佳前锋”、“运动健将”耀眼桂冠的他,再彪加“篮下魔术师”的绰号。

第八届世锦赛,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世界“超级强队”角逐,16支世界劲旅交锋大战,中国队夺得第11名,令世界篮坛不可小觊,张卫平的上佳表现和最高得分功拔头筹。他被赛会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誉为“神射手”、获得“得分王”称号。张卫平进入自己篮坛生涯的巅峰期,时年28岁,即至1979年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十届男篮亚锦赛冠军(“四连冠”),戴上“北京十佳(运动员)”之冠,他选择了激流勇退。

他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深造。1983年,从体院专科篮球专业毕业的他出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任国家队教练。张卫平辅佐钱澄海执教国家男篮跨四个年头,成绩斐然,除1985年带队迈出低迷期拿了第13届亚锦赛第3名;1986年第10届亚运会、1987年第14届亚锦赛连夺亚洲冠军、重显“霸主”之身。1986年作为调研组成员赴西班牙考察、并率队参加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获得第9名,首次跨进世界十强之列、创造了历史新章。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男篮保住第11位、较之他的前任们是从未取得过的最好名次,但对他尚存些许抱憾。

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张卫平23年(含“”7年“无战事”),征战国内外比赛千余场、退役后完成大学专科学业,30岁出头进入国家队执教,进而1988年奥运会后离开国家男篮赴美国深造学习、考察乃至工作(将近10年),他的运动生涯、人生轨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体坛,给一拨又一拨走下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们,呈现再创人生二次辉煌的“张卫平模式”,开“一代先河”。

近10年“舶”美的张卫平,身没离篮坛,情不凉祖国,期间往来大洋两岸,多次协助安排、以至组织中国篮球(男、女)队、省、市的篮球俱乐部经理人员访美,选外援,协调社会多方面力量开拓深层次、分批量以赛带练、兼考察,曾组织(协助)美国资深教练来华讲学送“经”。摸索先进的篮球理念、现代科技训练、比赛的“外学内用”;他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讲师加翻译。他从国家利益出发,思考的触角和视野深远而隽永,那就是“体育的变革性发展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及其演进论断。

世纪之交十多年间,他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活动,营造序列化、传统化社会大背景,开办“张卫平篮球课堂”训练营,把发现培养篮球新人的路拓宽,成才几率加大。令国人好一阵惊喜、更希冀厚望的新人王治郅、姚明们已经在世界篮坛彰显中国的骄傲与未来,也在史实般的接力并领跑着张卫平们播引的篮球生涯的价值轨迹。

90年代归来的他,为职业化变革方兴未艾的大中国球市构建“软件”平台。他用全新的思维、定位自己同快速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篮球运动助推模式,市场条件下篮球运动的经济属性“发酵”,篮球运动的文化元素以广义的人性化融合切入当今人们的生活,快乐篮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卫平的投入与辛苦是开创性、前卫意义的先驱之举,功载中国篮球职业化变革史册。2003年,张卫平改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的总教练;2005年兼任CUBA篮球事务资深主管。

张卫平身兼中国青年女篮顾问、频繁“架桥”组织中国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肩负国际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宣传中国男篮甲A联赛、推广青少年乃至教练员的技术培训;受聘主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篮球课堂》、《篮球公园》——“攻防解析”演示节目、NBA、CBA、CUBA比赛现场转播解说嘉宾、顾问,屈指十年,成为球迷与广大电视观众感悟生活乐趣的“一道意味独特的阳光窗口栏目”。

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知识化进而向“博士化”的总趋势,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走向成熟进程中的“体育现象”之一景。张卫平同样不失为先导者。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他早期的论文《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分析》、《策应打法成功的决窍》等见诸于《篮球》等专业杂志或中央级报端。有着鲜明的实战质感与理性经验谈。近期出版专著贯穿现代篮球理念张力、知识辨析的导向特质,展示撰著者的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加大年轻读者、球迷及普及教练人员的看点,还有译著《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都是普及性读物。而他编撰、录制、出版的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10盘)是其代表性力作,集现代篮球理念、科技训练思想方法之大成。?

左为杨毅,右边的就是张卫平。

求关于麦迪的一些不利的评价

姚明入选全明星叫做实至名归;人心所向

麦迪入选全明星叫做沾姚明光;中国球迷给面子

姚明在球场上与对手谈笑叫做享受比赛;战争中的友谊

麦迪在球场上与对手谈笑叫做敌我不分;毫无斗志

姚明受伤下场叫做对手动作粗暴;惨遭黑手/脚

麦迪受伤下场叫做热身不足咎由自取;无谓自残;渴望下场休息

有伤的姚明赛前宣称不会缺席比赛叫做坚持比赛;不畏伤病;以球队利益为先

有伤的麦迪赛前宣称不会缺席比赛叫做虚报伤情;反复无常;以自我为中心

有伤的姚明赛前宣称会缺席比赛叫做会养才会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争一日之长短,一切以大局为重

有伤的麦迪赛前宣称会缺席比赛叫做无脊椎动物;没有毅力;关键时刻临阵退缩

姚明有伤不能比赛叫做因伤缺席;为季后赛做准备;做长远考虑

麦迪有伤不能比赛叫做无故缺席;不顾球队利益;趁机偷懒不比赛

姚明有伤但上场比赛叫做带伤上阵;轻伤不下火线;顽强作战;意志力坚强;将球队扛在自己肩上

麦迪有伤但上场比赛叫做像姚明学习;终于克服软骨病;学会承担责任

姚明因伤状态低迷叫做手感不佳;接球位置不好;队友没有提供有效帮助;对手防守具有针对性

麦迪因伤状态低迷叫做手感冰凉;防守漏洞;跑动不积极;破环球队攻防体系;愧对巨星称号

姚明背身单打持球叫做观察对方防守;姚明被人抢断叫做对手防守凶狠;姚明被盖帽叫做对手爆发力太强

麦迪持球突破叫做过于粘球扰乱进攻节奏;麦迪接球投篮叫做打铁干拔;麦迪被抢断叫做注意力不集中

姚明与麦迪同时上场,火箭获胜叫做姚明喜获两双火箭赢球,麦迪得到**分,**助攻

姚明独自带队,火箭取胜叫做姚明豪取两双率领火箭取胜

麦迪独自带队,火箭取胜叫做麦迪串联全队,火箭取胜

姚明与麦迪同时上场,火箭战败叫做姚明获得两双,火箭惜败,麦迪得到**分,**助攻

姚明独自带队,火箭战败叫做姚明勇得两双,火箭遗憾落败

麦迪独自带队,火箭战败叫做麦迪低迷,火箭惨败

姚明目前为止共缺席八十多场NBA比赛叫做巨人有阿喀琉斯之踵

麦迪目前为止共缺席一百二十场NBA比赛叫做玻璃人;软蛋

(注:麦迪比姚明早进入联盟5年)

姚明末节发挥叫做王者回归

麦迪末节发挥叫做病猫变雄狮

小麦无论去哪里,待遇都不会比在火箭更差——输了不会有标题党挖空心思骂毒瘤,赢了不会有姚蜜醋意大发说侵占出手次数;拿到三双不会有砖家指着鼻子骂数据刷子,数据寒碜不会有漫画家讽刺天下第一铁匠。所以,无论接受小麦的是哪个队,麦迷除了感叹转播场次骤减以外,大可欢呼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如果麦迪不幸被交易到雷霆奇才公牛之类的弱队,正好可以看看他如何带领球队走出低谷;可万一火箭良心发现将麦迪交易到骑士篮网这种前八球队,麦迪过第一轮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尤其是骑士这种直接奔东部决赛的球队。

而火箭呢?首先,如果阿泰留下,那么依照惯例,CCTV、体坛周报以及各地方报纸就会联合起来黑泰,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必须找一个为姚明背黑锅的人,即使那个人的薪水没有姚明多。而且时间越久,阿泰身上的优点就越少,缺点则会无限放大。最后曾经称他为勇士的记者们会一致改口叫他毒瘤,曾经赞美过他的强硬的解说员们会一致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其次,如果阿泰没有留下,而是来了另一个高薪水的人,无论这个人是谁,哪怕是LBJ、KB,他们的最终下场依然是“下一个麦迪”——只要数据降一点,就会被批怠工,只要能传给姚明的球没传,就会被骂独狼,只要最后时刻的关键球没打进,就会被称为高薪低能,只要遇到伤病不能坚持打比赛,就会被讽刺玻璃人。最后,无论失去麦迪的火箭变成什么样,它都过不了第一轮,因为一个只会窝里斗的球队不配晋级!也许包括姚明在内的任何一个火箭球员都不愿窝里斗,但中国媒体的扭曲心里却引发了这些本不该发生的勾心斗角。

1.CCTV5

体育新闻的主持人无论男女,只要一提到麦迪,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清一色的阴阳怪气,面部表情之诡异甚至让人怀疑麦迪是不是对他们做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而号称全国最好的篮球节目——《篮球公园》——则一样在贬损麦迪的工作上不遗余力——播放麦迪狼狈时的比赛画面,公布麦迪糟糕的技术统计,编写讽刺麦迪的旁白,甚至在麦迪赛季报销后还为他颁发“最佳表演”奖以示惩罚。另外,在安排转播火箭比赛的解说员和解说嘉宾方面,基本上以“黑麦”程度的深浅来决定解说场次的多少。因此,我们会发现,于嘉和杨毅的解说场次要远远高于其他解说员和解说嘉宾。

我已经懒得再去质问C5为什么不制作麦迪的球星MV了,但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将其视为主队——休斯敦火箭——的核心球员麦迪以无所不用其极地方式进行贬低和批评,作为中国人的我,真的觉得很丢人。哪怕我不是麦蜜,我也想问一句,麦迪究竟做了什么让他成了中国的全民公敌?

C5会道歉吗?不会。C5会停止黑麦吗?会,只要麦迪离开火箭,C5就不会黑麦。理由?参考SF3.

2.于嘉

他在C5上说的那些话,我可以理解为领导的授意、职位的压力,但他在博客里写的文字,实在没有推脱责任的余地。他可以容忍LBJ对数据的狂热追求而称其全能,他可以忽略KB品德的缺陷而将其比拟MJ23,他甚至可以无视安东尼性格的糟糕而赞美其得分能力,但他却无法透过麦迪糟糕的表现看到其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球队的有心无力。

我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我也可以理解文风犀利乃性格使然,但我要说,当一切都真相大白后,那些曾经对做出麦迪的误解和谩骂,是不是可以不用负任何责任地被一笑而过呢?男人,应该有副敢于担当的肩膀吧?他不是很推崇“纯爷们”吗?那就先证明自己是个男人吧。

3.杨毅

和于嘉一样,我可以把杨毅在C5上说的话归咎于电视台,但出了C5,杨毅的所作所为却更令人发指。在各种论坛里杨毅都是公认的墙头草,谁红他捧谁,谁倒霉他黑谁。因此,不同时期他对麦迪的态度是绝不一样的。22连胜时,麦迪在杨毅心目中是“比拿得分王时还要好”(看过第二十二场连胜对湖人的视频的人对这句话应该很熟悉吧?),而现在呢?或者说,这个赛季,杨毅是如何看待麦迪的?当他在电台节目里,博客里,报纸评论里,一再爆料说麦迪恼羞成怒挤走棒子,麦迪故意装病不打比赛,麦迪自私破坏更衣室团结,麦迪威胁管理层之后,他这个赛季如何看待麦迪已经一目了然了吧。

当我把他2008年2月写的博客和他2009年2月写的博客对照时,不禁怀疑,他是不是有人格分裂?麦迪装病这一指控已经被事实证明根本就不成立,而杨毅指出的麦迪的其他罪行他也提供不了任何有力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是有责任发表一份对麦迪的公开道歉呢?或者,一份精神科病理报告?

4.以弗兰为首的《休斯敦纪事报》麦黑专栏作家们

打从训练营开始,以弗兰马首是瞻的专栏作家们就没说过麦迪一句好话。季初麦迪坦言自己的膝伤并未恢复时,他们的评论是麦迪在推卸责任;去12月麦迪因膝伤加重而需要休战时,他们的口气是麦迪在旷工,他们甚至还列出了麦迪休战时的收入是300万;今年1月麦迪再次休战时,他们的论调居然是麦迪用休战抗议交易;2月麦迪的膝伤严重到只能用手术解决时,他们的言论却是麦迪的伤病是自找的。

我真的无法理解作为支持火箭的一份十分有影响力的报纸,他们的专栏作家为何如此贬低主队的核心,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公开发表这种恶意中伤,难道仅仅麦迪曾经说过再也不看《休斯敦纪事报》吗?不过,说实话,这样一份信口雌黄的报纸,真的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所以,他们是否道歉,也不重要了。

5.中国各地方报纸

当中国主流媒体都将火箭看作是主队后,地方小报当然也会随大流。但是,没有能力得到第一手资料的他们除了转载专业的体育报纸和网络新闻外没有其他选择,所以当杨毅主导的《体坛周报》及其官网和C5的官网对麦迪大黑特黑之后,他们也只能人云亦云地发表“黑麦”文章,积极地投身到全中国的“倒麦运动”之中。

我一点也不期待这些小报的道歉,因为连最基本的自主意识都没有的媒体,其道歉的价值和可信度微乎其微。

今天CCTV5篮球公园播出的时间?

CCTV5《篮球公园》播出时间为每周五 18:35。

《篮球公园》是由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制作的一个每周55分钟的电视篮球杂志化节目,该节目综合报道NBA、CBA、WNBA、CUBA及相关的篮球赛事信息,并制作相应的电视专题,满足了广大球迷对篮球知识与信息的渴求,是国内专业的篮球节目电视播出平台。

节目特点

1.娱乐性强

延续画面冲击力强和内容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多特写、快节奏成为画面的一大风格;趣味性、娱乐性配比增加;内容风格上,与NBA比赛娱乐化的特点相适应,在展示赛场激烈火爆的同时,让观众将观看NBA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轻松和享受;深度剖析NBA一周大事,广征博引面对力争更多地为观众奉献出他们在比赛中看不到而又急于想知道的一些东西;姚易成为报道核心,紧紧抓住姚明和易建联,场上场下、训练比赛、生活起居,甚至是点滴想法都呈现给观众,展示出一个透明、全面和鲜活的人物。

2.报道及时

NBA:周(月)最佳球员、受伤、转会、社会活动等一些较正式的内容; 国际篮球:球员动态、球队战绩、联赛战况、五佳球、每周国际人物、欧洲等一些国家队热身比赛信息;国内篮球:CBA、WCBA和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小消息,如国家队动态、新闻发布会、签约仪式、场馆落成、群众篮球等。

3.紧跟时尚

时尚、奔放、无拘无束、渴望自由独立,超“酷”超“炫”的青少年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街头篮球元素、相关篮球表演、篮球游艺、篮球竞技,囊括了 “娱乐篮球”所呈现的多元化元素。 “ 娱乐篮球”通过开通篮球公园网站建立了体育赛事的平民化互动,在网站平台上搭建了互动的报名点、沟通区。运用电视化的特点,充分让观众参与到赛事中。在全国十大赛区都出现了火热的报名场面,每场分站赛的预赛现场都是人山人海,达到了数百人分站赛中争夺一张全国晋级卡的局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