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亚运会火炬传递手-亚运会火炬怎么画
高礼泽的火炬传递
1996年全国锦标赛男团冠军队员。后到香港伙拍李静,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香港取得历来第二面奥运会奖牌-男双银牌。他与李静被传媒合称为“乒乓孖宝”。2006年多哈亚运会,李静及高礼泽,在男子乒乓球双打赛,先后击败中国的王皓及马龙,以及在决赛击败马林及陈玘,为香港取得金牌。2007年12月21日,高礼泽及李静获无线电视任命为2008年北京奥运大使,并且参与了香港站的火炬传递。
求一篇“亚运与我们在一起”的作文!可以写你做了什么事情做好了东道主!
2010年11月12日晚上7时58分开始倒计时,8时整,世人瞩目、举国期盼的亚运会在珠江新城南端珠江上的海心沙广场拉开帷幕。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今晚的点点滴滴也将载入史册。
在万人齐呼“10,9,8……2,1”倒计时后,鲜艳的、庄严的、用革命先辈的鲜血染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进场。威武的中国庄严地走到升旗台上,激动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声进入每一个在场的心田里,有些人甚至眼睛湿润了。随着五星红旗的缓缓升起,迎来了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洋之舟》,突然有200名渔家姑娘手提渔灯,伫立海边,目送着男人们踏上漫漫海上“丝绸之路”。雄浑有力的号子声中,600名弄潮儿齐心合力,手拉肩扛出一艘巨大的航船。像每一次出发,辽阔而又神秘的大海,给予他们的挑战,让生命迸发出一个民族的力量!
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要围绕这“祥和亚运,绿色亚运,人文亚运”,的标准为亚运的成功举办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我们需要多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饮食文化,不仅我们自己要保护名胜古迹,更要向大家灌输广州文化,和保护名胜古迹的知识,让每一个广州都能对广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外来客人更解了解广州,让广州走向世界。 (缪卓佳)
今天是2010年11月12日,期待已久的亚运会如期而至!我的心特别激动,因为开幕式也终于到来了。
晚上8点,我们吃完饭后就早早打开电视,一家人围在一起观看现场直播的亚运开幕式。
随着广州塔和各个景点放射出来的焰火,亚运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此时,广州成了烟火的世界,那么壮观的场面,怎能不让人惊叹呢?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迎来了大型的文艺表演,有《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邀》。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白云之帆》。女歌手章子怡在著名钢琴家朗朗的倾情演奏下尽心尽力的演唱着《时光》;此时,珠江上45艘彩船起帆,亮起led灯,把“海底世界’’照的通亮;随后,50名水上芭蕾者走上舞台,在深水区里温柔娴熟地表演;紧接着,深水区高空4名威亚演员惊艳飞腾,6艘摩托艇快速划水面,水像被摩托艇切成两半。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们一阵阵的掌声,但接下来的节目更让世人惊叹不已:180名健儿在1000多名操控员的配合下垂直90度在屏幕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难度动作,组成并变化出各种造型:有跨栏,有攀爬,有海鸥,有笑脸、、、、、、。
火炬手何聪和两位可爱的小朋友共同点燃了鞭炮,由鞭炮放射出来的火焰点燃同心桥上的火炬盆,这意味着第16届运动会将正式开始。各国的运动员们将会在未来16天里一决高下。祝第16届运动会圆满成功!(叶子韬)
经过两年多精心准备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11月12日将正式在海心沙岛上演,这场由众多中外顶级艺术家打造的视听文化大餐,精彩纷呈。 令现场观众感到窒息的“空中飞人”。一个人从近80米的楼顶俯冲而下的感觉刺激吧,180个人齐齐从80米的楼顶俯冲的感觉呢?《白云之帆》就是这么一台由艺术家和河南塔沟武校的武林小子们联手打造的惊险、刺激却又浪漫、温馨的九分钟表演。 200名渔家姑娘手提渔灯,站在海边,送着男人们踏上海上的“丝绸之路”。雄浑有力的号子声中,600名弄潮儿齐心合力,手拉肩扛出一艘巨大的航船。像每一次出发,辽阔而又神秘的大海,给予他们的挑战,让生命迸发出一个民族的力量! 全球规模最大的灯光群雕琢出的视觉奇观 ,在开幕式的序篇,随着海心沙岛地面水波的无限蔓延, 配合绚丽激光,开启了世界上最大的喷泉阵列,波澜壮阔地晕染出长170米、高38米的水景奇观,如梦如幻。 文艺演出结速,各国的运动员陆续出场,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着他们!欢迎他们来到中国,来到亚运会场!各国的运动健儿们,继续拼博吧,在接下来的亚运会比赛里,让我们祝福你们取得好的成绩! 2010广州欢迎你!2010中国欢迎你!(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陈振鹏)
2010年,对我们广州人们而言,这是特别的一年,因为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我们每一位心系广州的人们都翘首以盼,等待亚运的光辉照耀在我们美丽的花城,照耀在我们的心中。
这一刻总算到来了,就在星期五的晚上,我和我的家人一齐在电视机前看亚运会的开幕。先是在亚运会前的小蛮腰前,烟火在空中飞舞着,仿佛在为我们的亚运键儿喝彩。然后就是表演,先是一个小男孩座在一叶扁舟上,唱着我们小时常常唱的歌《落雨大》。然后就一叶很大很大的舟在舞台上摇来摇去,然后唱起歌来,最后,我们的火具手在水面上慢慢是的跑过蓝来,给另一个火具手,然后传给另一个,另一个传给何冲,何冲跑到火盘下面,这时,有俩个孩子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烟花筒,何冲和俩个孩子一起拿起火具,点燃了炮引,火花一颗又一颗的飞上火盘,点燃了火盘。看到这里我不惊想到:今年的亚运真好看啊!(刘再扬)
太激动人心了!全世界人民等待已久的亚运会在昨晚八点准时在珠江新城南端珠江上的海心沙广场拉开了帷幕!
开幕式现场到处人声鼎沸,小小的场地却处处充满了激情。这次的亚运会开幕式是以“水”为主题,展现了广州的岭南特色,展现了我们南方人的热情豪迈。随着xx总理的一声:“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烟花在空中绽放,夜幕中的广州城美轮美奂,整个海心沙顿时火树银花,配合着水面的倒影,珠江在沸腾,让人赞不绝口!在开幕式中,中国还为亚洲乃至世界奉献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水上开幕式。从“落雨大,水浸街”的民谣,充分的体现出岭南的传统文化。
最激动人心的是点燃火炬了。由我们中国龙舟队队长吴国冲,激荡着水,凌波微步的向我们走来,将火炬慢慢传递下去,巨型礼花被放到了火炬正下方的地面上,何冲将火炬伸出,点燃了礼花的引线。礼花喷出的绚丽火花飞溅出来,一直攀升到28米高,点燃了火炬,羊城夜空恍如天神降临,广州塔被五彩的谷穗包围,整个广州,整个世界顿时沸腾起来。焰火燃烧的是太阳的光芒,文明的荣光,是激情,张扬和力量!岭南的木棉花,火红怒放,美丽的梦想已经起航,宏伟的画卷正在展开,让我们这欢声与歌舞中期待亚运会精彩的比赛,预祝我们的亚运健儿能在亚运会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让我们一起携手谱写亚运崭新的历史篇章。 (何子晴)
如此的规模,如此的内容涵盖,用作奥运会开幕式都算奢侈。老设划者应该挠头了,以中国人的习惯,总不能两年以后的奥运会开幕式被一个亚运会开幕式给比下去吧。可是要进一步创新,让世人——外国人和中国人——同时感到惊喜又能完全理解。2004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标志着"大型团体操"时代的终结,多哈就已经攀到了一个足够高的水平。北京,落于平庸的可能性只怕要远高于出彩。不过,老设者最擅长的就是画面和色彩。在我的想象中,最大的可能性,还是获得和他的**差不多的评价:场面宏大,画面出色,没有文化。
那团体项目,是我最喜欢的。人在单杠上左翻右滚。后转身、前空翻、空中360°旋转……很壮观。直至双脚下地那一刻,我把嘴巴张得大大的,那真不愧是老师常说的那一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最喜欢的就是今届的亚运会,从亚运开幕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惊人的成绩——19面金牌,比起之前的,有很大的进步,我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我非常的感谢中国,令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黄思琪)
晚上8点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一家人迅速的打开电视看—亚运开幕。
珠江边的人民早早的把全部的灯给开了,这都是为了亚运开幕,随着烟花逐渐在各个地方放出,就知道亚运就要开幕了。
亚运正式开幕了,广州立刻成了烟花的海洋,灯的世界。由xx的誓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各种的文艺节目开始了。有《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邀》。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洋之舟》那波涛起伏的海浪,让人惊心动魄。接下来的节目人们赞不绝口:180名健儿在1000多名操控员的配合下,在90度在屏幕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们惊叹的高难度动作,并做出各种各样造型:有跨栏,有攀爬,有海鸥,有笑脸等等。
杭州亚运会火炬有几棒
杭州亚运会火炬有106棒。
一、亚运会火炬的历史
1、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没有自己的火炬传递系统,而印度作为东道主,他们选择了一位漂亮的印度女演员高举火炬进行传递,这也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火炬传递。
2、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火炬传递系统,但仅限于是国内传递,火炬手也是由本国人员担任。
3、2006年多哈亚运会,该届亚运会火炬传递首次实现了网上传递,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网上传递的亚运会火炬。
4、2022年杭州亚运会,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数实联合点燃火炬。
二、杭州亚运会的意义
1、是中国对亚洲奥林匹克运动持续支持与贡献的又一次践诺。
2、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地巡礼、现场观摩和大力传播。
3、是促进亚洲地区的友谊与合作,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沟通和友谊,促进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亚运会和全运会的区别
1、赛事等级不同
亚运会属于洲际运动会;全运会是我国的国家级运动会。
2、参赛者不同
亚运会参赛主体大多都是来自全亚洲各地的运动员;全运会的参赛主体是针对国内运动员。
3、会徽不同
亚运会会徽是红日,红日上面盘环绕着一条龙,下面环绕着一只鹰,代表亚洲的团结,并强调了东方巨龙中国以及鹰所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在亚洲体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全运会每年的会徽都不相同,比如,天津全运会会徽主体形象由“津”“十三”“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组合构成“火炬”的造型,体现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
亚运闭幕式上最后那女的(外国的)唱的歌叫什么
亚运会闭幕式时间表
北京时间
00:00闭幕式前文艺表演
01:00卡塔尔国王哈马德抵达体育场
奏卡塔尔国歌
01:05“一千零一夜”
历史的沙漠火炬传递
天方夜谭组曲
巴格达国王和传统阿拉伯舞者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辛巴达七海传奇
阿拉丁神灯
光明之舞
02:00各代表团运动员入场
羚羊之地
02:10多哈亚运会闭幕
多哈亚运组委会主席讲话
亚奥理事会主席讲话
亚奥理事会会歌
02:20交旗仪式
广州市市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入场
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交接亚奥理事会会旗亚运会火炬会旗
02:30广州文艺表演
东方神韵
02:40庆祝运动会成功
全亚洲的胜利
02:45焰火表演结束
唱那首((站台))的黄蒲生老师当过兵吗
黄蒲生 Huang Pusheng(1951~),河南开封人。大型活动策划、诗人、词作家、编审。中共党员。1965年参军,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85年转业后在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工作。曾任《花城》杂志副主编、《潇洒》杂志主编、期刊中心总经理。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其中《快升起吧!红色的信号弹》获解放军总政治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英雄赞”征文奖,《祖国啊,我没有迟到》获广东作协1983年新人作奖,《穿迷彩服的人》获《华夏诗报》1986年诗歌大奖,《唱在白雪的世界里》获1985年珠江佳作奖。曾出版诗集《绿色的旋律》(合作)、《爱的地平线》、《遥远的少女》、歌曲专辑录音带《难忘的夜晚》、《’87狂热》、《’88狂热》等数十种音像制品。创作《站台》、《路灯下的小姑娘》、《当兵光荣》等歌曲;参与大型电视系列片《世纪议程》、《世纪小平》的创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大型活动策划:2003年,为抗击非典创作声乐交响诗《爱的阳光》;2004年,担任北京人民大会堂交响音诗音乐会《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总撰稿、总导演;2005年,策划、创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和平的名义》大型朗诵音乐会;2006年,担任15届多哈亚运会闭幕式10分钟表演《东方神韵》的编剧和撰稿。2007年,担任北京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晚会《文明·跨越》策划、总撰稿;2008年,担任广东·广州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庆祝晚会》总策划、总导演,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朗诵会《春天的记忆》总撰稿;2009年,担任《首届广东十大慈善人物》、《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和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广东创业之星》颁奖典礼的总撰稿。
周咏:早晨好!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早上九点欢迎你收听南方生活广播的《魅力南方》,我是主持人周咏。刚才为大家播出的一首歌,是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站台》,作曲是著名音乐家刘克,作词是是著名诗人黄蒲生。今天直播室里的嘉宾就是黄蒲生老师。黄老师,您好!听这首《站台》感觉怎样?
黄蒲生:啊,很久远了,二十年前的作品。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找自己的方向,作品表现的是人民对新事物的期待,还有一点浮燥。我的词很简单,但音乐家们把它演绎得很好,我很感动。
周咏:听这首歌时,黄老师可能有点感概,时间过得真快,二十多年啦,对吧?刚才跟黄老师交谈,我们发现黄老师有一把很好听的男中音,据我所知,黄老师本来就是一位男中音歌唱演员。为什么从一位歌唱演员变成著名的诗人,您觉得写诗比唱歌要快乐吗?
黄蒲生:人的内心是要表达的,或者唱歌、或者舞蹈,但人们最为习惯的还是用文字表达。七十年代,我当兵,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当时生活比较艰苦,我总想用文字表达,看能不能代表士兵们的感受。就这样慢慢地开始写诗,最初的作品发表在〈解放军文艺〉。
周咏:黄老师,还记得自己的第一首诗吗?
黄蒲生:第一首诗不记得了,发表的第一组诗我还记得,发表在〈作品〉上的一组小诗,里边有〈灯塔〉、〈港湾〉……
周咏:哦,这些都是美好的记忆。改革开放一晃三十年了,在即将来临的“七一”,我们广东电台要举办一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作品朗颂会,黄老师作为这台晚会的撰稿人,到时晚会上大家都会听到很多优美的文字,都是出自共同老师之手。黄老师,参加这台晚会的创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黄蒲生:应该说,很荣幸参加广东电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诗歌朗诵会的一些工作,我是带着对改革开放的思考写串词的,也表达了我对改革开放带给文艺的发展的感受。我觉得一个人的作用,当他能和一个时代,历史命运,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能发挥出一种不可预知的力量。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决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我们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体会到。我已经六十岁了,我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也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个人的经历使我对我们现在的时代充满信心,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的大变革,转向一个令人充满期待的方向。
周咏:可以说,这台晚会的创作,你是有感而发的。我们这次晚会里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让黄老师有情感的记忆,要不然,你不会这么坚持,要把晚会做好。在这台晚会里,有哪些作品,你特别想让听众朋友听到的?
黄蒲生:谢谢你提这个问题。这里边有很多作品让我感动,我都能背出来。如:我们晚会的第一个作品,郭路生的《这是4点零8分的北京》,因为他代表了整整一代人,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虽然我当兵,但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当过知青,读这首诗唤起了我和同学相似的感情。这场晚会,我说一定要放进这个作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的一个过程,如果没的这一代人的命运的改变,没有这一代人对时代的深刻的思索,就不会形成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这次我很感谢广东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们一个相对自由的艺术空间,把这个作品放进我们的这台晚会。还有一个作品,就是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我们能感受到刚阳的男子气,而且很坚毅、大气,某些地方还有梦幻的感觉,我觉得生命应该是这样的。我很喜欢张承志,张承志就好象漂流在北方河面上的精灵。当然,我们所选的作品,也要适合朗诵会,不可能篇幅太大,因为晚会的时间有限。这次我们也很别致地选了一个戏剧作品,而且是我们广东本土的许雁老师的《男儿有泪》,曾经获得全国性的很多奖项。这次许雁老师对这个作品的原作做了浓缩修改,使这个作品适合我们的这场晚会,她这个作品也是我很喜欢的。再有一个介绍的就是《斑羚飞渡》,这个作品比较近期,题材比较别致,写一群动物,表达了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和自然、环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个作品由王晓鹰导演,请了四个演员朗诵,非常有特色,其他都是大家熟悉的,如:艾青、李瑛等等。
周咏:我们知道这场晚会当中还有您的作品呢。
黄蒲生:哦,我的这个作品写得很仓促。
周咏:关于您的这个作品《永不放弃》,是这次晚会中朗诵的作品,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感受,半点报时后,我们再听您的介绍。
周咏:半点报时后,欢迎您继续收听《魅力南方》,我是主持人周咏。今天直播室嘉宾是我们七一晚会《春天的记忆》文艺作品朗诵会的串词撰稿人著名的诗人黄蒲生老师。黄老师,我们继续聊,这台晚会我们除了能欣赏到许多好的作品外,我们还能欣赏到您的新作《永不放弃》。这首诗是四川地震后,您的新作在这场晚会中是一个集体朗诵,能谈谈您的一些创作的体会吗?
黄蒲生:这个作品写在5月17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当时内心有很多感受,写下了这个作品。当时,我的心被汶川牵动着,每一个被救出的生命我都感动,这次从中央到地方、解放军,还有志愿者都全力以赴迎救每一个生命,所以永不放弃可以多迎救一个生命。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接下来奥运会,所以永不放弃,不仅仅停留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所以,我创作最后的一句,“只有永不放弃,中国才能创造更大的成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这个七十岁的老人,能在中国东方的这片土地上创出一个让世界惊讶的奇迹,他个人的人生传奇演绎成中国一个时代的传奇。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们的国力比以前强多了,我们应该能在各种灾难挫折后,一定能顶天立地站起来。我是河南省人,但我在广州生活工作了三、四十年,我经历了广州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我变化,我很感谢这个城市给了我生命中的性格,温柔而恒稳、务实的东西。这次火炬传递,让我感受到广州人的热情,仿佛整个城市都在喊“中国要强大!”,就像三十年前,改革前,广州人喊“中国要强大,落后就要挨打!”的那种强烈的意识,这种永不放弃的心都是一贯的,永不放弃是一个民族不可缺失的优秀品格。
周 咏:我留意到您的诗作里这样写到“只要我们对明天,对胜利有坚定的信心,那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灾难,艰险、困苦与挫折,我们都可以再一次勇敢地顶天立地,站起来……”。黄老师,你本身也是经历了很多,65年参军,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这当中种种的艰苦经历,更能让您理解到永不放弃的信念,对吗?
黄蒲生:你说的这些艰苦的经历都曾经有过,广东、广西边防线的每个哨所,我都走过,可以说边防线我是用脚步量出来的。我那时背着放影机,到每个哨所为战士们放**,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就更艰苦了,开战是2月17日,我是2月18日赶赴前线,在前线一直呆到庆功会结束,而且还为庆功会写了些作品。那时我还是业余作者,在前线的小油灯下写作品,邮寄到北京的〈解放军文艺〉,获得全军对越自卫还击战作品奖,小油灯下的坚持、坚守是很有意义的……
周咏:这就是您说的“永不放弃!”当兵的经历对您的作品、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是吧?
黄蒲生:是的。影响很大,已经渗透到我的血液里了。
周咏:所以您也创作了〈当兵光荣〉,这首歌由宋祖英演唱,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黄蒲生:这是当兵过后,到地方工作的时候,表达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回忆,别人告诉我说,在录音棚里宋祖英说,这首歌很有兵味。
周咏:好,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很有兵味的〈当兵光荣〉
周咏:〈当兵光荣〉我觉得这是青春情感。
黄蒲生:也是我过去了的梦。
周咏:是将军梦?
黄蒲生:对。以前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嘛 。
周 咏:在这次晚会串词中,您写到“诗人是最敏锐的、最感性的,您是这样的吗?
黄蒲生:哈……我不是的。我是比较迟钝的人,所以不是一个好诗人,比起我所敬仰的诗人,我还差得远,但我会努力地去写,象我说的,我会永不放弃!
周咏:我觉得黄老师是很谦虚的,其实黄老师用您的敏锐、感性,对人生的体验,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作,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您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热爱,憧憬、向往。黄老师您除了写诗以外,还担任了很多工作,比如,策划晚会,导演晚会、晚会撰稿。
黄蒲生:哈……让我比较欣慰的是,在我还算年轻的时候,我参与进去广东电台合作过〈青春..脚步 梦〉朗诵会,那是让我很有满足感的晚会。改革开放,中国的腾飞,是过去无数烈士所期待的,我能做一些事情,我感到很欣慰,我但任过〈花城〉的副主编、还有一个时尚刊物的主编,当我将退休时,我们办了一个新刊物〈健康忠告〉,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在广东抗非典后,我编过一本书就叫〈健康忠告〉,当时非常畅销,就感到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后,就该提倡身体健康,所以我非常乐意做这件事情。
周咏:我们都很惊讶诗人黄蒲生:成了健康专家。
黄蒲生:没有。我倒是与专家们成了朋友。我们的刊物专家团成员有北京的洪朝光教授、胡大一教授,还有广州的钟南山院士,我们这代人活着就是有一种责任感,这次地震后,我们刊物专门做了一个特辑,叫〈心理重建〉,这也是我们杂志对于这个大事件的一种关注、一种态度吧。
周咏:读黄蒲生老师的作品,总能给人一些人生的追忆。今天时间关系,先聊到这里,后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记忆〉。
黄蒲生:谢谢!希望我们的晚会能带给大家美好的记忆,而又有一定思索的回忆。
《路灯下的小姑娘》即是被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最耳熟能详的一版。刘克、黄蒲生的《站台》,这首当年跟《路灯下的小姑娘》一起收录于《87狂热》的最火爆舞曲,是当时中国大陆非常罕见的一首超越了前辈音乐创作的一剂猛药,被杨坤誉为“80年代泡妞最佳舞曲”。
刘克是中国广播电声乐团作曲家,创作代表作品《站台》《红顶屋的故事》《漫天雪花都是我的爱》《牵心走》《当重逢如梦》《月亮情人》《大桥味精》《珠江啤酒》《健力宝饮料》《康力彩电》等流行歌曲及广告公益歌曲;编曲代表作品《牵挂你的人是我》《九妹》《摇太阳》《潮湿的心》《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配器和音乐策划。刘克老师率先进入中国流行乐坛歌星包装制作领域,包装或指导的著名歌手有“林萍、张咪、高林生、周艳泓、黄鹤翔、陈汝佳”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内地曾经有一首非常走红的歌,里面唱道:“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歌手走穴的时候只要演唱这首歌一定火爆。笔者一直误把这首名为《站台》的歌归到港台歌曲的范畴,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广东本土音乐少年刘克的作品。
刘克,广东著名音乐人,因为年轻,所以也是属于广东原创流行乐坛第二波****之一。
作为广东乃至内地著名音乐人,刘克曾经直接或间接制作包装了中国内地当代歌坛红星如:林萍、周彦弘、高林生、黄鹤翔、杨钰莹、张咪、陈汝佳等一批明星。而笔者最喜欢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广州为当时还是中国歌坛新人女歌手的张也所配器的专辑《张也民歌新编》,大胆地把中国民歌与流行风格相结合,民族新编新配,甚至听说这个专辑在美国也热卖。
同时,刘克应该也算是把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时政宣传结合得非常好的第一人。在宣传和构筑现代文明社会阶段,刘克曾经与前广州市委书记张汉青合作为《珠江吟》谱曲(张咪、解小东首唱),歌曲被广州市民广为流传,曾被誉为市民心中的市歌。此外,刘克也为当时的广东谢非的《二十八字歌》谱曲,这首歌也作为广东省跨21世纪的代表作品之一收录在《百歌颂中华》系列唱片里,为广大群众传唱。笔者以为,一个青年作曲家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为两位省市领导的诗词谱曲,是近十多年来少有的,足见这位少年音乐人的眼光锐利独到之处。
不过,有着多重性格的刘克也是近年来在报刊上绯闻见报最多的一个音乐人,关于发生在他捧红的两位女歌手林萍、周彦弘与他之间的三角恋绯闻、比较负面的传闻一直沸沸扬扬围绕着他,挥之不去,于是刘克又在报刊上认真回应这些绯闻传闻,出书驳斥。这真真应验着“人不风流枉少年”的千古名句。
笔者看来,刘克能写也能侃,是个能干的“侃爷口水佬”。2000年起他担任广州中国流行及现代音乐研究所所长至今,用足他的“侃”的资源和音乐资源。后来刘克又作出一个大胆尝试,投入商海与人合伙生产护肤洗涤用品如洗手液、沐浴液等。笔者记得有一天刘克把车停到了广东电台大楼前,从里面搬出几箱沐浴液给我们介绍,这些是已经申请专利、根据广东许多原创歌曲命名的冲凉液:这是《牵挂你的人是我》、这是《轻轻的告诉你》、这是《爱情鸟》、这是《真的好想你》……哇,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后来听说我们一位同事的妈咪非常喜欢,天天用这些沐浴液来给家里的宠物猫儿洗澡呐。
近一段时期,周彦宏与李厚霖、李湘的情爱纠葛成为娱乐圈越炒越热的热点事件,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纠缠不清。日前,又有媒体报道早在10年前,周彦宏也曾陷入到一段三角恋情之中。这段旧日恋情的主角除了周彦宏外,还有昔日的红歌手林萍和广东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刘克。
记者从一位音乐界人士处获悉,刘克2005年从国外回到北京,目前正在准备东山再起。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记者找到刘克。
刘克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军人和文艺世家,刘克和他的妹妹杨虹后来都成为广东音乐界的中坚,当时杨虹被称为“三大才女”之一。刘克的代表作就是成为一代人青春记忆的《站台》。
离婚不是为了周彦宏
据刘克介绍,1995年5月,他与妻子林萍离婚之后,因为媒体的炒作和不实报道,使当时很多圈内人和歌迷都误认为是他与周彦宏相恋而造成的。刘克说:“真实的原因并不是这样,1994年林萍获得全国大赛冠军以后,空政文工团调林萍做演员,我们就开始了分居生活,这种长期分居造成我们感情上的疏远和隔阂。”
我捧红周彦宏
在周彦宏的散文集《当爱情经过的时候》中,提到她与刘克和林萍的恩怨纠葛时,用字母L和P来代替刘克和林萍,书中写道,她与刘克是在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排练时相识的,当时她已小有名气,刘克力邀周彦宏南下广州,加盟刘克的音乐公司。刘克向记者介绍,“其实我和周彦宏在1993年就相识了,当时周彦宏只是一个街边歌手。1994年底,周彦宏和另外几个歌手一起到广州加盟金春雷。”刘克说,金春雷在1995年7月开始全方位包装周彦宏,后来,《又见茉莉花》这张专辑取得成功,周彦宏开始唱红全国。
刘周恋无疾而终
刘克说,跟周彦宏正式确立恋爱关系是在1996年上半年。刘克认为,周彦宏是一个“才女”,文学修养比较高,但后来他觉得自己与周彦宏并不合适,他是一个注重家庭观念的人,而周彦宏的人生除了唱歌、出名,没有别的。1996年下半年,周彦宏到北京发展,刘克与她的恋情也无疾而终。
媒体应善待周彦宏
刘克现在也知道周彦宏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和遭遇到的诚信危机,他认为,娱乐行业是一个制造业,明星是一个产品,制造出来不容易。“据我所知,周彦宏只有唱歌这项事业,即使说了一些过头的话,或夸大了一些事实,要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别穷追猛打,这毕竟是她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