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国家队教练举重-运动员国家队教练举重标准
举重作为我国的强势项目,出现过哪些举重的名将?
举重作为我国的强势项目,出现过哪些举重的名将?
一、石智勇
石智勇是我国著名举重运动员,同时还是73公斤级赛事的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记录保持者。而且获得过六次世界级举重锦标赛冠军,成功打破了十项世界纪录。石智勇更是连续获得了里约和东京奥运会的双料冠军,如今的他已经是中国国家举重队的****,同时也被授予了“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二、陈镜开
陈镜开是2021年以前唯一入选国际举联“名人堂”的中国运动员。在1956年,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成功创造了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创下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可谓寓意深远。不仅如此,后面的几年,陈镜开多次打破自己的创下的纪录。为了表彰他对于中国体育的贡献,1984年,陈镜开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又在1987年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授予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获得此荣耀。在2009年,陈镜开再次被选为“新中国成立60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体育人物”之一。
三、谌利军
谌利军是中国男子举重名将,也是67公斤级赛事的总成绩世界纪录保持者。在东京奥运会上,谌利军顶住压力,成功击败莫斯奎拉获得男子67公斤总决赛冠军。他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力量,看到了何为中国力量,成功为我国夺得了东京奥运会的第6金。谌利军的家庭比较贫困,他的母亲面对记者的采访,亲口讲述了自己儿子这么多年付出的努力,眼眶湿润地告诉记者:“我们等这块金牌太久了”。
还记得在奥运会中,为国争光的唐功红吗?下场后血流不止后来怎么样了?
国家运动员要么就是天赋异禀,要么就是勤奋刻苦,能够在运动场上夺得金牌以及一些成就那是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努力是体现在汗水上,而汗水所换来的就是硕果累累的成就。但是,中国的很多名运动员都曾经在比赛上受伤,最后不得不离开自己所热爱的舞台,运动员的离开也让中国国家体育队损兵折将。只是他没有一个身体条件去支撑他再一次为国家获得荣誉,即便如此,中国国家队依然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而受伤的运动员,他们曾经是祖国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在奥运会中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唐功红,下场后流血不止,后来如何了呢?
她叫唐功红,家世背景很普通,她的父母是工人,还有年迈的家人。11岁的时候,唐功红体重相比于同龄人来说是非常的庞大,她的力气比一般人要大很多。因此在家里,很多力气活她都抢着干,因为她非常懂事,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酸,当然她也非常热衷于做那些能够体现她力量的事情。随后,她在学校里面经常参加铅球比赛,在一场比赛过后唐功红被一位教练看中,随后带领着她走上了举重的道路,她也拜了那位教练为老师,拜师费是500元,虽然一开始500元家人出不起,但是她的家里人为了能够让唐功红有一个更好的人生道路,拼拼凑凑了500。
就这样,唐功红进入了体校,开始了辛苦的训练。在训练时期唐功红比别人都要努力,这让当时的教练非常的感动,而且有很多教练都对她给予期望。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唐功红一举夺冠。然而这一场比赛却让她受了伤,当时她所举起的杠铃达到了182.5公斤,先前她抓几次都没有顺利。为了为国争光,唐功红硬生生的扛起了这182.5公斤。当她举起的那一刻,她成为了冠军,但是当她放下的那一刻,她不得不远离自己热爱的比赛场地。
细数唐功红为祖国拿下的金牌,竟高达100枚,这样的数字让很多人都对她非常的佩服,也非常的惊讶。这样一位为国家争光以及刻苦努力的运动员,不得不说她有如此高的成就也是合情合理。虽然唐功红必须离开比赛场地,但是她的这颗心永远都希望报效祖国。
回到家里之后,唐功红办起了举重事业,当上了举重教练。2012年她把自己嫁了出去,随后诞下了一个儿子,生活依然在继续。虽然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但是她在举重场地上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发光发热,虽然自己不能够代表着国家出战,但是她希望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也能为国争光,也就圆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梦想,自己的梦想能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回报,这对她来说也是非常欣喜。
2004年,冒一举为国夺冠,七窍流血进ICU的唐功红,如今怎样?
爱因斯坦曾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而生命的意义一直是无数人所探寻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只有那些大富大贵或者是功勋显著的人才是真正实现人生的意义。
然而并非如此,在很多普通人里,他们并非眼馋万贯,但他们兢兢业业默默努力的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
唐功红是一位相貌平平、家世平平的普通人,但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脚踏实地的站在了每位运动员梦想的最高领奖台——奥运冠军。
2004年,她冒一举,顺利举起182.5公斤杠铃后内脏受损七窍流血,血压直接飙升到200,拼为祖国夺得一枚金牌,为祖国挣下荣誉,让亿万国人记住唐功红这个名字。
1979年,唐功红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小工厂的工人,母亲则每天早早下地干活挣工分,日子过得虽然拮据却幸福安逸。
后来唐功红的姥姥身患重病,这对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家里的大部分开销都花在了姥姥的医疗费上,逢年过节的时候,唐功红从没有添置过新衣服。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唐功红很小的时候就帮父母干农活,艰苦的生活赋予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
常年干农活让唐功红练就了结实的体格和强健的体魄,在她11岁的时候体重就飙到了62公斤,并且在同龄人中也是大的惊人,就连男孩子都没法跟她比。
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功红的力气越来越大,而她似乎是天生吃运动员这碗饭,14岁的时候她接触到铁饼、铅球等运动,并对这些耗体力的运动爱的欲罢不能,常常放学后就找一片空地玩铅球。
后来她被福山体校的一位举重教练看中,认为她是个可造之材,便邀请她去福山体校进行举重训练。
当时唐功红的家里一贫如洗,哪里还有钱供她上体校,但父母不想耽误唐功红的前程,东家借西家凑,终于凑够了唐功红的学费。
就这样,唐功红带着全家的希望迈向举重事业的第一步。
在训练的时候,教练发现唐功红身上的可塑性特别强,并且她也特别能吃苦,逐渐在举重这个圈子小有名气。
“5岁在威海训练基地练习举重,17岁进入山东省队,19岁进入国家队。唐功红凭借她刻苦、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惊人的天赋很快在队友中脱颖而出,走向世界。”
2001年,第一次参加全运会便大获全胜2002年的时候,拿到了韩国釜山亚运会的75公斤量级冠军2004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75公斤级以上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
但令全国人记住她的还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比赛开始的时候,唐功红的状态并不好,多次抓举都出现失误,而来自韩国的选手张美兰一路碾压。
在争夺冠军时,张美兰举起172.5kg的重量,令在场的观众十分吃惊,而这一成绩也让唐功红倍感压力,因为她的成绩很少达到172.5kg以上,而她要想赢只能将重量加到182.5kg,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面对近在咫尺的冠军,唐功红决定冒一试,她屏气凝神,调整好状态,一举将182.5kg的杠铃举过头顶,随即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她成功了,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
下台后,唐功红的血压直接飙升到220,内脏受损严重,当场七窍流血,随后她被送进ICU。
这次比赛让唐功红身体健康受损,所以她不得不提前退役,成为山东威海体育总局担任举重队主任兼教练。
2012年,在亲戚的介绍下,唐功红与在房地产工作的孙爱民走进婚姻殿堂。
婚后唐功红为孙爱民生下爱情的结晶,从甜蜜的二人世界变成幸福的三口之家,简直羡煞旁人。
纵观唐功红的经历,从一个贫穷家的孩子到奥运冠军,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这份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为什么举重运动员普遍个头较矮,但力量举运动员却多身材高大?
举重运动员不是因为举重而长不高,而是因为教练刻意挑选的结果。被输送省队国家队的身高都不高,因为他们是被教练挑选过的;其次就是小重量容易出成绩。
力量举和举重都是按重量级别分组。你平时关注的力量举选手都是最大级别能挑战人类极限的那些人,而平时看电视转播举重比赛都是中国擅长的中小级别,所以产生了力量举运动员更加高大的印象。
小个子在举重运动中确实更占优势。在挑选举重选手进行培养时,通常不会选择个子很高的,举重要克服重力做功,个子越高需要举起杠铃的垂直距离就越大,消耗的能量就越大。因为杠杆原理,短臂举起相同重量所需的力矩也小。
不仅如此,在举重过程中,重心会随着身体位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且杠铃重心基本沿着身体的中心线,个子小的运动员,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也低。重心越低越稳定。
运动员举重,都是按照体重等级划分的:
同样的体重运动员,个子越高,骨架越大,身体各部位器官对体重占比就越大,与之对应的自然就是,举重相关肌肉含量偏低,肌肉少,成绩不会优异。
所以,中国的举重队教练,轻重量级别选苗子,倾向于南方,主要也是跟遗传有点关系(没有歧视),选择腿粗长不高的。
但是,到了大重量或无限重级别,没有了体重限制,大骨架带来的大肌肉群,大量外国巨汉就出现了。
2021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破了五大记录的运动员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中,破了五大记录的运动员是吕小军。
他在抓举环节举起了170公斤,挺举环节举起了204公斤,总成绩达到了374公斤,三项成绩均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同时,吕小军以2金1银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夺得奥运奖牌最多的举重运动员,并且成为了奥运举重项目历史上年龄最长的金牌得主。
吕小军,1984年7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效力于中国国家举重队。2009年11月,吕小军获得第7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77公斤级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当选为年度最佳男子举重运动员。
2018年,吕小军获得2018举重世锦赛男子81公斤级冠军,并刷新该项目总成绩世界纪录,同时收获抓举、挺举银牌。2021年7月31日,吕小军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81公斤级金牌。2021年12月,获得2021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早年经历
1997年,在一次村小学运动会上,吕小军参加田径短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不久被潜江市体校看中。1998年,吕小军开始在湖北省潜江市体校开始举重训练,教练是举重班教练邓明虎。
2002年,进入天津市举重队;2003年首次进入国家举重队,练习69公斤级。2004年5月份,时年19岁的吕小军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一举夺冠。
不过之后一年,由于伤病、状态不佳,再加上中国男举69公斤级人才济济,吕小军一直无缘成年世界大赛。2005年,吕小军开始升级到77公斤级,后再次进入国家队,并师从奥运冠军廖辉的教练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