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手是谁-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开幕仪式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手是谁-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

宣布开幕者:澳总督爱丁堡公爵( Sir.Ecucdinbourgh)

圣火点燃者: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克拉克(Ron Clarke)

运动员代表宣誓: 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约翰·兰迪(John Landy)

三料冠军——卡思伯特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卡思伯特赢得了100米和200米个人田径短跑比赛的冠军,以及一块400米接力的金牌。十八岁的她立即被澳大利亚的父老们赞誉为民族英雄,并且被戏称为“金牌姑娘”。在1960年的一次赛事中,她在刚刚参加完一场比赛后就因肌肉拉伤被迫推出了比赛。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她重整旗鼓取得了400米短跑的冠军,赛后,她笑称这是她一生中最完美的一场比赛。卡思伯特是奥运会田径场上唯一的100米,200米,400米短跑的三料冠军。1956至1964的八年间,她十八次打破或持平了包括60米,100码,200码,400米,以及44x100,4x220接力在内的七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79年,卡思伯特被诊断患有综合硬化症。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卡思伯特坐着轮椅出席,并且成为几位奥运火炬手之一。

佐托别克前的麦恩

在马拉松比赛中,阿来 麦恩(Alain Mimoun)(法国田径运动员)面临的对手是一直战胜他的艾米尔 佐托别克(捷克斯洛伐克田径运动员),在赛事过半时麦恩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他最后以1分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终于,他可以在终点线上看着他的老朋友在第六道上完成他的比赛了。

罗丝的三块金牌

莫雷 罗丝(Murray Rose)(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年仅十七岁就取得了三块金牌。他的第一块金牌是和队友在4x200m自由泳接力比赛中取得的,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接着他取得了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的两项冠军。

历届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

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36年柏林,德国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

第1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48年伦敦,英国

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开始于7月17日,历时13天,途经希腊、意大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

为了体现当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和平的主题,在从奥林匹亚到伦敦的接力过程中,举行了很多体现和平象征意义的活动。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过火炬之前脱下军装,放下武器,换上运动服开始传递圣火等。

第1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52年赫尔辛基,芬兰

1952年6月25日,芬兰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并第一次使用飞机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采用了跑步、骑马、自行车和独木舟等传递方式。火炬接力历时25天,由3372名火炬手完成传递活动。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56年墨尔本,澳大利亚

墨尔本奥运会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47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第1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0年罗马,意大利

1960年罗马奥运会圣火于8月1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再到齐娥港口,乘船运至意大利的锡拉库扎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东京,日本

1964年8月21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种通过飞机运载前往日本,途中经停伊斯坦布尔、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台湾,并举行了展示活动。

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8年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新大陆”。为此圣火由希腊的驱逐舰“纳瓦里农”号运送到哥伦布的诞生地意大利热那亚市。

圣火穿越大西洋,沿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航行。在维拉库兹,由17名火炬手在海中接力将火炬传到岸上。2778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活动。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塔?巴西里欧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72年慕尼黑,德国

1972年7月28日,慕尼黑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穿越7个国家抵达慕尼黑,沿途受到热烈欢迎。当圣火进入奥地利时,一架直升机向火炬接力的路上撒放鲜花。贯穿5532公里的接力活动使用了自行车、摩托车、马等传递方式,并第一次有残疾人使用轮椅进行传递。

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76年蒙特利尔,加拿大

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于7月1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传感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尔点燃火炬。火炬接力只进行了5天,1214名火炬手参加了传递活动。为了表示对奥运圣火发源地的崇敬,使用了橄榄油作为火炬的燃料,并第一次由一对男女手举火炬跑入奥运会场共同点燃火炬塔。

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80年莫斯科,苏联

莫斯科奥运会圣火于1980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传递活动历时31天,行程4915公里,途经了4个国家。

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84年洛杉机,美国

1984年奥运会圣火于5月7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于雅典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接力商业化的做法,没有举行雅典境内的传递活动,圣火火种由直升机运到雅典后直接飞往美国纽约。

5月8日在纽约举行欢迎圣火抵达美国的仪式后开始传递活动。火炬接力历时83天,穿越33个州,到达美国41个城市,由3636名火炬手完成传递。这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是第一次采用公开选拔的办法产生的。

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88年汉城,韩国

汉城奥运会圣火于8月2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完成雅典火炬接力后,圣火用飞机从希腊运送到韩国南端的济州岛,然后用船运到釜山。火炬接力历时26天,前往全国所有地区。传递方式包括跑步、骑马、船、自行车、飞机和摩托车。火炬接力里程全长15250公里,有1469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92年巴塞罗那,西班牙

巴塞罗那奥运会圣火于1992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炬接力历时51天,全长6307公里,途经652个城镇,包括所有自治区首府和奥运会的分赛场。

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96年亚特兰大,美国

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92天,这是奥运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火炬接力活动。圣火到达了美国重要的城市并途经许多村镇。火炬手选拔以“社区英雄”为主题,通过公开选拔产生。13267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希腊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后,途经11个大洋洲国家抵达澳大利亚。13300名火炬手将圣火传遍澳大利亚。

点燃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塔的火炬手凯茜?弗里曼是澳大利亚原著民运动员,曾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并在随后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金牌。为了反映火炬设计的元素—火、水、土,组委会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弗里曼浮出水面的效果,并在水中点燃了主火炬塔。

悉尼奥运会火炬接力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最成功的一次。由于良好的宣传工作和对商业化的控制,创造了火炬接力神圣、美好的形象。沿途公众对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热情不断高涨,待圣火抵达悉尼之际,上百万的悉尼市民走上街头,欢迎圣火的到来。火炬接力空前的调动了澳大利亚人民的自豪感。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4年希腊,雅典

根据本届奥运会“奥运回家”的主题,雅典奥运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在五大洲进行的传递,前往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以感谢这些城市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并将奥林匹克圣火第一次带到非洲和南美洲。途经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埃及、南非、巴西、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瑞士、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典、芬兰、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希腊,总距离7.8万公里,历时78天,传递火炬手12102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希腊籍帆船运动员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北京,中国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国家、地区)的21个城市,并在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还将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传递时间为130 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是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将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谱写辉煌的篇章。第一名火炬手是奥运飞人刘翔。

往届奥运会 传递距离 途经国家和地区 传递天数 火炬手总数

1936柏林奥运会 3,187公里 7 13天 3,331名

1948伦敦奥运会 3,365公里 7 13天 1,416名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7,870公里 4 25 3,372名

1956墨尔本奥运会 20,470公里 2 21天 3,608名

1960罗马奥运会 2,750公里 2 14天 1,529名

1964东京奥运会 26,065公里 12 51天 5,244名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13,620公里 5 51天 2,778名

1972慕尼黑奥运会 5,532公里 7 30天 6,000名

1976蒙特利尔奥运会 775公里 2 5天 1,214名

1980莫斯科奥运会 4,915公里 4 31天 5,000名

1984洛杉矶奥运会 15,000公里 2 83天 3,636名

1988汉城奥运会 15,250公里 3 26天 1,469名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 6,307公里 2 51天 10,448名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27,890公里 2 92天 13,267名

2000悉尼奥运会 27,000公里 13 127天 13,300名

2004雅典奥运会 78,000公里 27 78天 12,102名

每届火炬的和年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

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火炬

1988年汉城奥运会火炬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火炬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火炬

1976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

1972慕尼黑奥运会火炬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

1964东京奥运会火炬

1960罗马奥运火炬

1956墨尔本奥运会火炬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火炬

1948伦敦奥运会火炬

1936柏林奥运会火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